Saturday, November 10, 2007

探索多媒体超级走廊 MSC


多媒体超级走廊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 简称MSC由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医生,于199581日,为马来西亚的新行政中心布特拉再也(Putrajaya)主持开幕礼发表演说时,所正式宣布的一项划时代的资讯科技建设计划。该计划是世界上第一个集中发展多媒体信息科技的计划,因此当时备受世界瞩目。其为马来西亚第七个五年计划(1996~2000年)的优先发展项目。成立目的是为了以低税和高速度的完善设备,结合高科技创造一个多媒体环境,来吸引外国公司前来我国投资,进而达成我国2020年成为资讯工业发达国家的宏愿


多媒体超级走廊这条廊,由吉隆坡国际机场(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 KLIA),延伸至市区边缘的国油双峰塔(Kuala Lumpur City Centre, KLCC)的走廊地带,其中两个智慧型城市——塞布再也(Cyberjaya)和布特拉再也(Putrajaya),位于走廊的中心位置,首都吉隆坡则为与其南下30公里处。超级走廊可被视为一个大型科技园区,长50公里,宽15公里,占总面积750平方公里,比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还大。



计划中的“多媒体超级走廊”耗资马币1000亿令吉。其主要包括四个层面:

一、新吉隆坡国际机场——雪邦国际机场(KLIA)

  • 1998627日开始开放启用,耗资马币90亿令吉,曾一度是世界最大的国际机场。


、国家石油公司——国油双峰塔(Petronas KLCC)

  • 耗资马币30亿令吉,双塔呈H形,高88层,450米,也曾一度是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


三、电子化的新政府行政中心——布特拉再也(Putrajaya)

  • 距离吉隆坡25公里,总耗资马币78.74亿令吉,占地4400公顷,建立时间10年。
  • 1996年底,马哈蒂把他的办公室及行政总部迁移至布特拉在野的首期办公大楼。
  • 新“电子政府”依靠信息操作的公共行政系统,把日常的行政与管理工作电脑化、数据化、网络化、资料储备电脑化。马来西亚政府计划,在今后几年内,政府部门和机关都将使用远距离视象会议、数码资料库、电子签名等多媒体信息设备,把文件工作电脑化,以实现“无纸办公室”的构想。


四、“东方硅谷”电子信息城——塞布再也(Cyberjaya)

  • 距离吉隆坡40公里处,占地2800公顷。“电子城”可容纳24万人,它将是500家国内外多媒体公司集聚之处,MSC的核心工程,以成为“东方硅谷”为目标。
  • 马来西亚电信公司在1998年至2006年期间,投资近6000万美元在“电子城”,欲通过光纤电缆网络把“电子信息城”与国际机场、电子政府等大型基建设施连接起来,把它变成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系统的试验场所,并聘用1000多名高科技人员在区内服务,以期引导国家迈向高科技世代。整个电子信息城分为软件开发区、系统综合区、电信与网络服务区、动画与电影区、电子区、教育与培训区等。
  • 电子城分两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工程于19975月动工,预定在2006年完成,主要是为信息工艺和多媒体工业建立一个有利的工作环境和商业配套设施。第二阶段工程在2006年到2011年内建成,计划建立一个符合世界环保水准的绿化生活区。





为了确保MSC顺利实施,我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1、给与营运公司十项优惠


承诺的十项优惠分别是:提供世界级的软硬件基础建设;对聘请当地技术人员和引进国外的知识工人 无数量限制;外资公司可独资拥有股权;可自由在全球集资及借贷;可免除长达10年的盈利税或投资税津贴(Investment Tax Allowance,多媒体设备进口免税等;在区域内执行电子法令,国际网络不受审查,保护知识产权;不过滤互联网内容;电讯收费低廉;可优先投标多媒体超级走廊的主要基础建设工程项目;一站式(ONE——STOP)执行单位-多媒体发展机构(Multimedia Development Corporation,以下简称MDC)提供统办的高效服务。



2、重视教育,加紧科技人才的培养。


据估计,“多媒体超级走廊”的建设需专业人才5万名。政府将科技人才的培养列入“第七个五年计划”,希望到2000年科研人员人数翻两番(是1995年的4倍),占人口的比率达1%。,即每百万人有1000名科技人员。拨出250.3亿令吉(占七五计划总款额15.4%)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建立三所大学和数个学院,逐步实施“开放大学”(各大学增函授学生和课程)、“双联分院”(当地高校和外国大学在马来西亚合办分院)、“设立外国大学分校”、“私人办学”等计划,以此增加招生额。把大学学制从4年缩至3年,使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到2000年达15%


3、加强立法,提供各种法律保障。


1996年开始,先后颁布一系列电子管理法令,如《电脑犯罪法》、《医药电子法》、《电子署名法令》、《电子政府法令》、《多媒体一体化法令》、《多媒体智慧产业保护法令》、《数码签名法令》、《版权法令》等,为多媒体超级走廊提供法律保障。

此外,政府也为“多媒体超级走廊”进行大量的宣传,让世人了解走廊,让国民接受走廊。当时的首相马哈迪常周游列国,到处游说,包括到美国、英国、匈牙利、瑞士访问为走廊争取资金和技术援助。在国内,他则不断地召开由政府官员和新闻记者共同参加的座谈会,希望能营造一种“全民了解和投入意识”,共同为这项划时代的宏伟计划而努力。





多媒体超级走廊的发展进程




多媒体超级走廊是一项从1996年至2020年的长期计划,分三个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19962003年,以美国硅谷为蓝本建立多媒体超级走廊,配备了世界顶尖级的软硬件基础设施,通过光纤将电子信息城、国际机场、新政府行政中心等大型基建设施联结起来,为区域内外市场提供多媒体产品和服务,该阶段目标已成功实现。


第二阶段:20032010年,陆续将多媒体超级走廊与国内外的其他智能城市相联,创建新的数字城市。在槟州和吉打州的居林高技术园区 创建小型多媒体超级走廊。建立以电子信息城(Cyberjaya)赛博加亚为中心,所有数码城市和数码中心相联的信息走廊。


第三阶段:到2020年,将整个马来西亚转型为一个大型信息走廊,届时将拥有12数字城市,与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联接。该阶段目标是到2020年吸引约500家的国际性多媒体公司在马经营、发展及研发。





多媒体超级走廊发展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一)风险投资机制不成熟,可提供给中小公司的风险资金不足。
马来西亚风险资金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据马来西亚中央银行调查,1990年,在马有风险投资公司6家,1999年增加到30家。其中马政府入股19家,其余11家无政府股份的公司 中,跨国金融机构入股9家,只有一家由外资控股,显示出马来西亚的风险投资业尚未能充分利用国际机构的金融资源,参与风险资金的国际竞争。


(二)信息通讯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且不均衡。
MDC统计,19982005年,全马需要信息通讯技术人才(包括技术支持、程序员、系统分析师和软件工程师等)10800人,但实际上按全马在此期间培养的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仅有10400人,尚有4000人的缺口。专业分布也不平衡,其中技术支持、程序及软件类人员不足,而系统分析与硬件工程师过剩。


三)在吸引ICT跨国公司入驻多媒体超级走廊方面仍有很大潜力。
2003年以来的抽样调查显示,多媒体超级走廊公司中ICT跨国公司所占比例一直在10%左右徘徊,拥有众多实力雄厚ICT公司的北美地区和日本跨国公司控股的多媒体走廊地位公司仅占3%和1%。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的积极参与是带动整个多媒体超级走廊的研发技术和管理水平快速发展的催化剂,若要达到马来西亚第九个五年计划在2010年将马来西亚建成国际ICT和多媒体服务中心的目标,则须在加大国际宣传,吸引优秀跨国ICT公司入驻方面继续下大功夫。


(资料摘自:中国贸易促进网 《浅析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的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http://www.smetrade.org/interMarket/54434.html






10年来了又走了——理想与现实之分


千万不要对以上的冗长解说感到厌烦,因为那些都是——都曾经一度是,我国全民(还是只是政府?)引以为傲的梦想之伟大计划。为了搜寻更多资料,上网键入多媒体超级走廊,甚至无需马来西亚,在Google的相关资讯竟有38400笔。一些评论更对我国这个宏图大计大为赞赏,希望他国政府也向我国学习,让国家尽早迈向高科技的工业强国云云。




根据20056月,马来西亚多媒体走廊主席穆罕默德·阿里夫南先生,在中国大连市的一个演讲中,这样展示了MSC的理念和追求:我们希望能够向世界各行,尤其是信息产业各行相信我们马来西亚有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他们来参加多媒体走廊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希望他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技术和服务方面的附加值。


在演讲中,他附上了许许多多关于多媒体超级走廊成功的例子:已经有1000家相关公司在多媒体走廊落户了。它不仅仅是软件企业,还有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讯公司,这些公司有51%是外资公司,共同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机会,带动的软件产业规模已达65亿美元。


超级多媒体走廊计划是整个国家的计划……如今有70%的公司都已经在马来西亚的股票和交易所上市……其中有一点成功的原因是一开始我们和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合作,我们是世界上7大提供服务的基地之一。HSBC和汇丰集团在我国有很大的基地(美国和中东也有)……2003年到2004年之间,我们在MSE多媒体走廊利润以20%的速度增长。其中有1万个就业机会都是服务外包行业提供的。



总体而言,产业阶段目标业已实现。就业机会、公司业绩、出口销售、研发和技术等相关的关键指标显示了积极上升的发展趋势。


200510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入驻MSC的公司达1362家,比 1997年的94家公司翻了14多倍。有69家国际性大公司入驻,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国家。其中包括住友(Sumitomo)、声宝(Sharp)、诺基亚(Nokia)、西门子多媒体(IMS)、默多罗拉多媒体(Motorola)、阿尔卡特网络 (Alcatel)、朗讯技术(Lucent)、壳牌国际信息技术、IBMINTELMicrosoft和康柏多媒体等国际知名大公司。而全球著名的电脑制造商HP公司在东南亚的制造基地,电脑系统集成及路由器制造业巨头Cisco公司在亚太地区的制造和软件基地,就设在毗邻的槟城。

(部分摘自:中国电子政务网 《马来西亚“超级走廊”能够多远?》
http://www.e-gov.org.cn/news/news004/2007-05-05/58976.html


然而,在包装得如此的金絮里头,身为国家的一份子,如果会为这些声声数据而沾自喜,那么只能说,国家机器语言还是有效用的。从1995年至今,12年过去了。当初计划在10年内完工的智慧之城,如果你有到过那里,有时还会错觉为那是一个清幽的避暑胜地呢。而10年前,此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科技成为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仔细想想,有吗?


2002年,世界调查报告已显示,多媒体超级走廊的计划并未能达到新加坡、香港,甚至迟我国两年推行新杜拜互联网城(Dubai Internet City)的水平。而设立来扮演催化及协调角色,以发展多媒体超级走廊的多媒体发展公司(MCD),表现也差强人意,破坏了投资者对MSC的信心。


有关研究也评估出多媒体发展公司,无论是在运作的适时性与速度、知识工人的供应和素质、聘请外国知识工人、教育和培训多个方面,表现皆差强人意。有如此低水平的“推动公司”,试问我国的宏图计划,又如何能实现呢?

(资料来源:自由媒体 林吉祥:多媒体超级走廊名落孙山》
http://www.thefreemedia.com/index.php/articles/2005


2005年,国家宣布将多媒体超级走廊移师北部槟城,美其名是配合计划的第二阶段,在槟城成立“小超级走廊”。然而事实上,有鉴于布特拉再也(Putrajaya)与赛柏再也(Cyberjaya)两大科技城的成绩严重不及格,多媒体超级走廊“败走”槟城,着实带着象征意义。


根据独立新闻在线2005年的报道,全球教育管理集团(Global Edu Tech Management)董事长赖炳荣在一次访问中直言,布城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已是一项失败,今天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在槟城,而希望,也只有在那里。“布城现在变成了一个住宅产业发展计划,就如新加坡政府的苏州工业园计划(从工业园变成住宅产业发展)”。


根据多媒体发展中心(MDC),截至2005919日,共有1344家公司获得多媒体超级走廊的地位,其中只有332家或24.7%是外国公司,由本地与外资联营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公司更仅有35家而已。


另一方面,据2004年多媒体发展中心针对665家多媒体超级走廊公司进行的调查,每家公司的平均员工人数仅为30.7人,其中本地雇员所占比重高达82%。多媒体发展中心估计,整个领域聘请的雇员人数将可在2005年达到22293万人。


投资额方面,多媒体超级走廊公司于
20032004年作出的资本投资分别仅10.4亿元与马币6.9亿元而已,将应付日常营运开支的投资额也计算在内的投资额也仅有马币46.3亿元及马币45.1亿元而已。

(资料来源:独立新闻在线 多媒体超级走廊 十年黄梁梦》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php?n=566



对照之前多媒体超级走廊主席在中国演讲的那番话,国外人也许会感到些许混淆,但身为国民的我们,明白所谓“避重就轻”的道理了吗?


马来亚大学科学与科技研究部门副教授迪鲁接受《独立新闻在线》专访时指出,十年前的槟城乃是本区域一个享有盛名的科技枢纽,若当时借重槟城的基础、软硬体建设、以及外资的口碑等现成好处,对实现多媒体超级走廊概念其实有莫大好处。至于为何当年不在槟城推动多媒体超级走廊?“我们无法了解,但无可否认的是,那真是一个严重的策略失误。现在,我们已经落后别人十年了。




结语





看了以上推广MSC的视频后,身为马来西亚人的你,有何感想呢?本身深感无限唏嘘。马来西亚,确实是个好地方,无天灾,气候佳,风土民情一级棒。但,马来亚独立50年,联合东马44年以来,一直都处于外表和平但内部纷扰的情况下。无奈的是,在国内引起涟漪的,往往都是人为的问题,吵吵闹闹最后对国家发展和平稳定一点贡献也没有。


1996年,我国提出多媒体超级走廊的计划,希望装备上资讯工艺这副工具,乘搭正在起飞的网际网络快车,赶上全球趋势,拥抱未来。当初这个计划的确为国民勾画出一幅先进的未来画面。然而,经历了1997-98年的金融风暴,网络泡沫破灭后,多媒体超级走廊,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新闻天天跟进报道,每个商家都蠢蠢欲动的热辣话题了。


我国在网际网络起飞的时候,把握时机,发展多媒体超级走廊,是具备远见的计划。这计划以打造马来西亚版本的硅谷为目标,可说是雄心勃勃,而政府投入的资金也有孤注一掷之感。可是,在落实这计划的过程中,当局过于强调如何运用科技来达至先进社会,却忽略了运用科技建设先进社会的基础,在于教育和科研。


一流的计划,也要配上相同理念的人,以及共同远景的国民,才能顺利达成。如今许多当初迟我国发展的第三世界国家,都已经搭上高科技的列车。事实上,政府只有以谦卑的心,承认自己的错误,面对失败,并进行最重要的全面检讨,才能再从新上路,急起直追。当然这需要全民的配合特别是政府一些方面的略根性的根除,才得以实现。如果连这个也做不到,即使再多美好的远景,再多虚无的几个10年,国家依然只是在原地踏步地高喊宏远而已。




马来西亚多媒体超级走廊 官方网站:http://www.msc.com.my/
罗慧琴部落:http://huiqin.wordpress.com/
健言社:《不只是科技的应用》
http://tkchiew.blogspot.com/2006/03/blog-post_114304159538628995.html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