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 2014

【街报-街头通识】歧视滚蛋(3)- 单身,因为我可以

刊登于2014年9月1日《街报》

【街头通识】歧视滚蛋(3)- 单身,因为我可以

单身
文 / 邓婉晴
你试过一个人去餐馆吃饭,却因餐厅没有一人座位而被带到角落的位子或被迫与人同座吗?告诉别人你一个人出席活动的时候,对方总是随即反问为何不跟朋友一起来?单身其实分很多种,可以是情感上的真空(包括离婚及丧偶),可以是与人相爱而不同居,也可以是行动上的独身状态,或独居。看看以下例子,是否觉得似曾相似?
个案(一)
年近30的小鱼,虽然事业稳定,生活状况不错,但近来很焦虑,一直急着找新的男朋友,觉得看对眼就要尽快结婚。她总是说:我快三十岁了,再不结婚就没人要,嫁不出去了!反正两个人在一起,感情是可以培养的,我只是不要再过一个人的生活。
个案(二)
嘉禾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行政主任,今年38岁,阅人无数也不愁伴侣,但最怕就是遇到新年,因为总会被亲戚耳提面命“几时结婚?”、“是时候定下来啦!”“总是孤单一个人好咩?”他喜欢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只是纳闷为何只有结婚才能满足社会期待?
个案(三)
阿奇自从在10年前离婚之后,已经独居15年。他有多彩的社交圈子,也已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只是想到老后最终要一个人孤苦无依,有时还是会有些担心,多希望能有一个独居者住在一起的群居住宅社区。

迷思(一):人生一定要结婚才完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一直根植在一般人的社会思想当中,认为人长大以后,必定要经过“恋爱-结婚-生子-家庭”的洗礼,才算完整“人生”。到了一定年纪,身边所有的人都会提醒你该结束单身了,仿佛“单身”应该是有时限的。虽然如今所谓的“适婚年龄”已被延后至26-30岁,但这显然是跟女性的黄金生育年龄有关,在在提醒着女性要履行生育和照顾者的“天职”。
社会普遍以“结婚至上”,让单身者的权益经常在职场、商场以至房产上受到不平等待遇。一些公司主管会预设单身者因为没有家庭负担,就更有时间加班。从买一送一的餐券、双人旅游机票优惠、家庭包装卫生纸,到电视里的速配真人秀,都在时时刻刻鼓励与强化人们应该配成对与组织家庭的观念,进而排斥单身或独居者的身份。
在言语上,社会对单身人士的形容也因其性别、年龄与社会阶级而充满偏见,尤以女性承受更多污名:例如有钱的单身男士尚且被称作“钻石王老五”;但没钱的就会是没人要;年龄比较大的单身女性则有更多的负面标签——“老姑婆”、“败犬”、“塞缝隙”等。
在这样的框架底下,不难理解为何单身者会对自己的单身产生焦虑与恐惧,希望能借由进入婚姻来摆脱污名与社会压力。但与其改变自己来适应社会,不如活出自己让别人看见单身者也能很自在快乐!其实单身不过是一种生活状态,社会何必让单身者太沉重?

迷思(二)单身=孤独;婚姻=幸福?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全球未婚独居者都越来越多,到2020年,未婚人数将增逾二成。
马来西亚2010年人口普查也显示,25岁以上的未婚人士多达25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6.7%,其中60.4%为男性,39.6%为女性。结婚率虽然从2004年到2012年持续增长,但离婚率显然更高,在8年内增长了2倍以上。2012年共有5万6千760宗,相等于每10分钟就有一对夫妻选择离婚。
婚姻=幸福,单身=孤独吗?从数据看来,全然未必。人们对“单身”的想象过于单薄,假定结束单身就是有固定伴侣,组成一个家与幸福的开始。然而在如此二元定义的过程中,无形中却排除了许多其他的组合,例如同居但不婚的伴侣、抱独身主义的、同性相爱等被婚姻体制排除在外的群体。同时社会压力也是多重压迫:让单身的人即便享受自由,却因满足不了社会期待而感觉不踏实;许多在恋爱或婚姻里触礁的人,也因无法承受社会的价值裁决和眼光,即使不愉快也不敢贸然改变现状。
社会虽然追捧个人与独立,但在情感上仍对婚姻充满依赖。许多传统礼俗都在强化单身者是弱势的形象,需要被祝福。除了华人“派红包”的传统,日本和德国也有女生过了适婚年龄就像圣诞树一样(要把自己送出去)意向贬值的说法。
其实单身与否,或未婚-已婚-再回到单身,都是个变动的状态与个人选择。幸福有很多种可能,也不必然与婚姻家庭绑在一起。如果社会的资源配备和偏见都不存在,已婚或单身又何必特别向人交代?

迷思(三)我们需要友善的独居照护制度
相比起对单身贵族的标签与指点,社会更严重缺乏如何能让“一个人的生活”更友善自立、快乐健康的讨论和实行意愿。例如:社会的基本建设能不能让人自由地在路上行走而不感到危险或障碍重重?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向谁求助?独居、丧侣或空巢的老人,有没有办法自己驻着拐杖或推着轮椅,走到街上买菜或与街坊打麻将,过自己属意的生活?有没有一些住宅是特别建造规划给独居的人能一起群居,互相照应?当他们需要家居打扫或医疗资源时,有没有单位能委托专业照顾?
在政策上,曾引起热烈讨论的台湾《多元成家法案》,就是希望能立法修宪重新定义伴侣、婚姻与家庭,让社会多元的关系连结能受到照顾与包容,并得到法律保障。日本也在2000年实施介护(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让全民看见高龄者的需要并相互援助与看护。
在世界人口高龄化的趋势下,独居者越来越多,许多人害怕单身也是因为“老来无依会很惨”的印象笼罩。但如果社会拥有更宽容与友善的生活素质和福利资源分配机制,让独居独身的人都能受到保障地自己照顾自己或彼此照应,这也许会比成立婚姻介绍所来得实在与长久。

【街头练习】
无论是情感上,还是活动空间上的单身,都欢迎你加入单身共和国,练习成为更自主的独立行动者。练习久了,可能还会上瘾哦!
1. 学习独处:
一个人生活的最基本条件是要耐得住寂寞,用自己的方式过生活,学会面对最真实的自己,认清自己的存在价值。运动旅行看海、写日记看电影听歌,歌单可以从《没那么简单》到《一个人的行李》到《完美孤独》,荡气回肠,重复播放。
2. 自我增值:
善用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来充实与自我实践。多与合拍的亲友相约出游,建立不同的交友圈,并把爱扩大,多参与社区或社会运动,让居家环境更美好。
3. 认识多元:
感觉焦虑时,看看书开拓更多对生活的想象吧!入门书目:《老娘不想定下来》、《单身,不是你想的那样!》(Singled Out)、《独居时代:一个人住,因为我可以!》(Going Solo)、《自己的房间》、《一个人的老后》等等。
4. 自立自主:
借用英国女作家Virginia Woolf的话,单身者(特别是女性)要活得自在,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的钱的房间,有了两者才有更多生活上的自主权与选择权,减少对别人的依赖,活得有尊严。
5. 参与改变:
全世界的单身者团结起来,争取一个更安全自由行动的空间,并努力打破与挑战既有思想,努力活出自己,创造改变!
配图


Read more!

【街报-街头通识】歧视滚蛋(3)- 单身,因为我可以

刊登于2014年9月1日《街报》

【街头通识】歧视滚蛋(3)- 单身,因为我可以

单身
文 / 邓婉晴
你试过一个人去餐馆吃饭,却因餐厅没有一人座位而被带到角落的位子或被迫与人同座吗?告诉别人你一个人出席活动的时候,对方总是随即反问为何不跟朋友一起来?单身其实分很多种,可以是情感上的真空(包括离婚及丧偶),可以是与人相爱而不同居,也可以是行动上的独身状态,或独居。看看以下例子,是否觉得似曾相似?
个案(一)
年近30的小鱼,虽然事业稳定,生活状况不错,但近来很焦虑,一直急着找新的男朋友,觉得看对眼就要尽快结婚。她总是说:我快三十岁了,再不结婚就没人要,嫁不出去了!反正两个人在一起,感情是可以培养的,我只是不要再过一个人的生活。
个案(二)
嘉禾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行政主任,今年38岁,阅人无数也不愁伴侣,但最怕就是遇到新年,因为总会被亲戚耳提面命“几时结婚?”、“是时候定下来啦!”“总是孤单一个人好咩?”他喜欢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只是纳闷为何只有结婚才能满足社会期待?
个案(三)
阿奇自从在10年前离婚之后,已经独居15年。他有多彩的社交圈子,也已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只是想到老后最终要一个人孤苦无依,有时还是会有些担心,多希望能有一个独居者住在一起的群居住宅社区。

迷思(一):人生一定要结婚才完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一直根植在一般人的社会思想当中,认为人长大以后,必定要经过“恋爱-结婚-生子-家庭”的洗礼,才算完整“人生”。到了一定年纪,身边所有的人都会提醒你该结束单身了,仿佛“单身”应该是有时限的。虽然如今所谓的“适婚年龄”已被延后至26-30岁,但这显然是跟女性的黄金生育年龄有关,在在提醒着女性要履行生育和照顾者的“天职”。
社会普遍以“结婚至上”,让单身者的权益经常在职场、商场以至房产上受到不平等待遇。一些公司主管会预设单身者因为没有家庭负担,就更有时间加班。从买一送一的餐券、双人旅游机票优惠、家庭包装卫生纸,到电视里的速配真人秀,都在时时刻刻鼓励与强化人们应该配成对与组织家庭的观念,进而排斥单身或独居者的身份。
在言语上,社会对单身人士的形容也因其性别、年龄与社会阶级而充满偏见,尤以女性承受更多污名:例如有钱的单身男士尚且被称作“钻石王老五”;但没钱的就会是没人要;年龄比较大的单身女性则有更多的负面标签——“老姑婆”、“败犬”、“塞缝隙”等。
在这样的框架底下,不难理解为何单身者会对自己的单身产生焦虑与恐惧,希望能借由进入婚姻来摆脱污名与社会压力。但与其改变自己来适应社会,不如活出自己让别人看见单身者也能很自在快乐!其实单身不过是一种生活状态,社会何必让单身者太沉重?

迷思(二)单身=孤独;婚姻=幸福?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全球未婚独居者都越来越多,到2020年,未婚人数将增逾二成。
马来西亚2010年人口普查也显示,25岁以上的未婚人士多达25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6.7%,其中60.4%为男性,39.6%为女性。结婚率虽然从2004年到2012年持续增长,但离婚率显然更高,在8年内增长了2倍以上。2012年共有5万6千760宗,相等于每10分钟就有一对夫妻选择离婚。
婚姻=幸福,单身=孤独吗?从数据看来,全然未必。人们对“单身”的想象过于单薄,假定结束单身就是有固定伴侣,组成一个家与幸福的开始。然而在如此二元定义的过程中,无形中却排除了许多其他的组合,例如同居但不婚的伴侣、抱独身主义的、同性相爱等被婚姻体制排除在外的群体。同时社会压力也是多重压迫:让单身的人即便享受自由,却因满足不了社会期待而感觉不踏实;许多在恋爱或婚姻里触礁的人,也因无法承受社会的价值裁决和眼光,即使不愉快也不敢贸然改变现状。
社会虽然追捧个人与独立,但在情感上仍对婚姻充满依赖。许多传统礼俗都在强化单身者是弱势的形象,需要被祝福。除了华人“派红包”的传统,日本和德国也有女生过了适婚年龄就像圣诞树一样(要把自己送出去)意向贬值的说法。
其实单身与否,或未婚-已婚-再回到单身,都是个变动的状态与个人选择。幸福有很多种可能,也不必然与婚姻家庭绑在一起。如果社会的资源配备和偏见都不存在,已婚或单身又何必特别向人交代?

迷思(三)我们需要友善的独居照护制度
相比起对单身贵族的标签与指点,社会更严重缺乏如何能让“一个人的生活”更友善自立、快乐健康的讨论和实行意愿。例如:社会的基本建设能不能让人自由地在路上行走而不感到危险或障碍重重?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向谁求助?独居、丧侣或空巢的老人,有没有办法自己驻着拐杖或推着轮椅,走到街上买菜或与街坊打麻将,过自己属意的生活?有没有一些住宅是特别建造规划给独居的人能一起群居,互相照应?当他们需要家居打扫或医疗资源时,有没有单位能委托专业照顾?
在政策上,曾引起热烈讨论的台湾《多元成家法案》,就是希望能立法修宪重新定义伴侣、婚姻与家庭,让社会多元的关系连结能受到照顾与包容,并得到法律保障。日本也在2000年实施介护(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让全民看见高龄者的需要并相互援助与看护。
在世界人口高龄化的趋势下,独居者越来越多,许多人害怕单身也是因为“老来无依会很惨”的印象笼罩。但如果社会拥有更宽容与友善的生活素质和福利资源分配机制,让独居独身的人都能受到保障地自己照顾自己或彼此照应,这也许会比成立婚姻介绍所来得实在与长久。

【街头练习】
无论是情感上,还是活动空间上的单身,都欢迎你加入单身共和国,练习成为更自主的独立行动者。练习久了,可能还会上瘾哦!
1. 学习独处:
一个人生活的最基本条件是要耐得住寂寞,用自己的方式过生活,学会面对最真实的自己,认清自己的存在价值。运动旅行看海、写日记看电影听歌,歌单可以从《没那么简单》到《一个人的行李》到《完美孤独》,荡气回肠,重复播放。
2. 自我增值:
善用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来充实与自我实践。多与合拍的亲友相约出游,建立不同的交友圈,并把爱扩大,多参与社区或社会运动,让居家环境更美好。
3. 认识多元:
感觉焦虑时,看看书开拓更多对生活的想象吧!入门书目:《老娘不想定下来》、《单身,不是你想的那样!》(Singled Out)、《独居时代:一个人住,因为我可以!》(Going Solo)、《自己的房间》、《一个人的老后》等等。
4. 自立自主:
借用英国女作家Virginia Woolf的话,单身者(特别是女性)要活得自在,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的钱的房间,有了两者才有更多生活上的自主权与选择权,减少对别人的依赖,活得有尊严。
5. 参与改变:
全世界的单身者团结起来,争取一个更安全自由行动的空间,并努力打破与挑战既有思想,努力活出自己,创造改变!
配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