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 2014

【街报-街头通识】歧視滾蛋(5):膚色的美麗與哀愁

刊登于2014年12月1日《街报》

【街头通识】歧視滾蛋(5):膚色的美麗與哀愁

整理 / 邓婉晴
>> 连连看 <<
歧视滚蛋5肤色的美丽和哀愁
答案:
A-3   B-5    C-1    D-4    E-2
>> 填填看 <<
他者                      建构                      阶级                      文化霸权                            刻板印象
2014年8月9日,一名黑人青少年麦克布朗(Michael Brown)在美国密苏里州佛格森鎮(Missouri Ferguson),遭白人警官Darren Wilson當街拦下盘查。目击者声称布朗当时高举双手,没有反抗,但警官却对着布朗的头部和胸部连开六枪,造成布朗当场死亡。
事发后警方一再包庇警官,面对示威抗议的居民又出动武力重器镇压,终引爆一连串的大规模示威冲突,至今未息。这事不但挑起了美国在种族、城乡发展与阶级议题上的深刻矛盾,也显示出西方世界中“黑与白”的对立和对彼此充斥的偏见与刻板印象,仍未消失。

文化霸权
种族优越的形塑
肤色歧视源于西方白人在占领、统治与建立殖民帝国的过程中,由于处于优势并掌握多数资源,也觉得自己的文化最优秀,因而视其他族群为劣等或低等,进而任意压迫、歧视、排斥甚至屠杀。有色人种经常被诉诸于特定的面貌,而且多是白人社会A._______出来,并强加在他们身上。例如在奴隶时代,黑人就经常与劳动者、肮脏、生产等划上等号,而且是野蛮、凶悍、危险、不文明的生物。黑人的形象被严重弱者化、野蛮化、污名化、充满罪恶,仿佛他们的存在仅仅为了证明白人的优越。
如“连连看”中的图所示,自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起,欧洲白人世界就透过不同的消费产品(例如电视与平面广告、物品包装等),向社会宣导并刻画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的单一形象,这些B._______又以负面为主,不断强化深肤色等于脏、黑人属于奴隶社群,没有主体性,永远无法跨越与翻转社会的从属地位。
在白人支配的殖民帝国主义下,有色人种从语言、衣着打扮、行为模式、到家庭计划(孩子数量一般比白人多),都是白人嘲讽的话题和对象。不仅如此,白人也企图通过打压、禁止的方式,消灭他们的部落语言、传统价值与文化根本。透过长时期的C._______,有者因为认同白人的优越地位而选择被同化,例如认同英语作为第一世界语言而奋力学习,或因为感到自卑而拒绝承认与认同自己的肤色和群体;有者则因为受制于强权而被迫放弃自己的根本。澳洲政府在1896年至1969年间将原住民小孩与原生家庭强行区隔,交由白人家庭抚养的“同化政策”,就是一例。

阶级区隔
肤色弱势的压迫
社会资源集中在某一肤色人种,必然直接导致其他肤色群体一直相对处于弱势,是一个恶性循环。例如在白人社会依然至上的美国,黑人的贫穷率、识字率一直相对低弱,因此也比较容易成为社会问题的制造者。同理,在马来西亚,原住民的识字率、生活条件和收入也是在所有群体当中最弱势的,这与他们在社会的地位直接相关。
事实上,我们除了通过媒体看见其他群体以外,可曾真正接触与认识他们?不论是黑人、白人、印裔、原住民还是飘洋过海到他乡定居或工作的移工,他们都有不同且异质性高的故事和面容,只是在主流的样板上总是面容模糊,也不被认为是重要且值得记录。因为肤色,他们被划分为非我族类的D._______,加以区隔。优越群体因此像是被赋予了历史正当性地公然褫夺属于他们应有的权益,或连带将他们的文化根本连根拔起。
肤色像是无法脱下的衣服和胎记,让每个人一生下来就被贴上标签,注定了他的宿命与结局,也将原本可以共处的人隔离成几个世界。虽然自从1960年代反种族歧视运动达到巅峰以后,如今大部分国家都已明文法定反种族歧视法令;街头大概再也不会出现“黑人与狗不得进入”的告示牌;但对族群与肤色拥有特定的优越感/自卑感,或对“他者”的不解与仇恨,依然存在各个社会阶层。为何警方可以仅仅因为嫌犯是黑人就当街开枪,却不被认为是犯法?为何我们看见一群南亚来的移工入住社区,还是会抗拒?他们的人格究竟是真的如此不堪,还是仅仅因为他们的肤色在我们的想象中属于次等?
肤色斗争,是E._______斗争,也是反对社会任由一部分的人本着自身的优越而压迫其他群体的不公义行为。这是一个人们不断迁徙移动的世界,各处的肤色是混杂的,要尊重与包容多元群体异质又共同的存在,我们必须先拿下有色眼睛,去正视、了解与接触和自己不一样的群体,以及他们的生活。
答案:A. 建构          B. 刻板印象        C. 文化霸权        D.他者        E. 阶级

街头练习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 黑皮肤白面具
《黑皮肤,白面具》(Black Skins, White Masks)| Frantz Fanon | 1952 | 心灵工坊出版
这是迄今为止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黑人生活世界提出最深刻分析和批评的著作。作者法农在二战期间亲身体验与目睹,被殖民者在法国、北非和欧洲因肤色而承受各种暴力、刑求、暗杀和非人待遇。他在36年里写下4本著作,对殖民时期长期以来建构的“白-黑”、“优-劣”刻板观点提出控诉,对美国后来黑人民权运动及第三世界独立运动影响重大,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受创伤者”的最沉重告白。他主张白人要以歉疚之心,自己先“脱殖民化”,才能帮助黑人展开心灵和国家重建,同时也唤起被殖民者的历史意识,开启去殖民的反思及认同。
影音播放
lupita
Lupita Nyong’o:相信自己,黑皮肤是很漂亮的
2014年凭着“自由之心(Twelve Years a Slave)”拿下第86届最佳奥斯卡女配角的墨西哥女星Lupita Nyong’o,在戏里演绎的正是黑人女奴Patsey的血泪人生。她在一场活动上坦言,成长过程中也曾因黑皮肤而感到自卑自弃,祈求上天将她漂白。但她看见了黑人模特儿Alek Wek、以及脱口秀主持人Oprah Winfrey的美丽与自信,让她从此对自己的肤色有不一样的肯定。如今她疾呼外表无法定义与决定一个人的价值。“真正永垂不朽的美丽,来自你对身边的人的关爱。黑女孩们,你们要相信自己,喜欢自己,黑皮肤是很漂亮的。”
肤色与能力和智慧无关。革命之路,还在继续。

Read more!

【街报-街头通识】歧視滾蛋(5):膚色的美麗與哀愁

刊登于2014年12月1日《街报》

【街头通识】歧視滾蛋(5):膚色的美麗與哀愁

整理 / 邓婉晴
>> 连连看 <<
歧视滚蛋5肤色的美丽和哀愁
答案:
A-3   B-5    C-1    D-4    E-2
>> 填填看 <<
他者                      建构                      阶级                      文化霸权                            刻板印象
2014年8月9日,一名黑人青少年麦克布朗(Michael Brown)在美国密苏里州佛格森鎮(Missouri Ferguson),遭白人警官Darren Wilson當街拦下盘查。目击者声称布朗当时高举双手,没有反抗,但警官却对着布朗的头部和胸部连开六枪,造成布朗当场死亡。
事发后警方一再包庇警官,面对示威抗议的居民又出动武力重器镇压,终引爆一连串的大规模示威冲突,至今未息。这事不但挑起了美国在种族、城乡发展与阶级议题上的深刻矛盾,也显示出西方世界中“黑与白”的对立和对彼此充斥的偏见与刻板印象,仍未消失。

文化霸权
种族优越的形塑
肤色歧视源于西方白人在占领、统治与建立殖民帝国的过程中,由于处于优势并掌握多数资源,也觉得自己的文化最优秀,因而视其他族群为劣等或低等,进而任意压迫、歧视、排斥甚至屠杀。有色人种经常被诉诸于特定的面貌,而且多是白人社会A._______出来,并强加在他们身上。例如在奴隶时代,黑人就经常与劳动者、肮脏、生产等划上等号,而且是野蛮、凶悍、危险、不文明的生物。黑人的形象被严重弱者化、野蛮化、污名化、充满罪恶,仿佛他们的存在仅仅为了证明白人的优越。
如“连连看”中的图所示,自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起,欧洲白人世界就透过不同的消费产品(例如电视与平面广告、物品包装等),向社会宣导并刻画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的单一形象,这些B._______又以负面为主,不断强化深肤色等于脏、黑人属于奴隶社群,没有主体性,永远无法跨越与翻转社会的从属地位。
在白人支配的殖民帝国主义下,有色人种从语言、衣着打扮、行为模式、到家庭计划(孩子数量一般比白人多),都是白人嘲讽的话题和对象。不仅如此,白人也企图通过打压、禁止的方式,消灭他们的部落语言、传统价值与文化根本。透过长时期的C._______,有者因为认同白人的优越地位而选择被同化,例如认同英语作为第一世界语言而奋力学习,或因为感到自卑而拒绝承认与认同自己的肤色和群体;有者则因为受制于强权而被迫放弃自己的根本。澳洲政府在1896年至1969年间将原住民小孩与原生家庭强行区隔,交由白人家庭抚养的“同化政策”,就是一例。

阶级区隔
肤色弱势的压迫
社会资源集中在某一肤色人种,必然直接导致其他肤色群体一直相对处于弱势,是一个恶性循环。例如在白人社会依然至上的美国,黑人的贫穷率、识字率一直相对低弱,因此也比较容易成为社会问题的制造者。同理,在马来西亚,原住民的识字率、生活条件和收入也是在所有群体当中最弱势的,这与他们在社会的地位直接相关。
事实上,我们除了通过媒体看见其他群体以外,可曾真正接触与认识他们?不论是黑人、白人、印裔、原住民还是飘洋过海到他乡定居或工作的移工,他们都有不同且异质性高的故事和面容,只是在主流的样板上总是面容模糊,也不被认为是重要且值得记录。因为肤色,他们被划分为非我族类的D._______,加以区隔。优越群体因此像是被赋予了历史正当性地公然褫夺属于他们应有的权益,或连带将他们的文化根本连根拔起。
肤色像是无法脱下的衣服和胎记,让每个人一生下来就被贴上标签,注定了他的宿命与结局,也将原本可以共处的人隔离成几个世界。虽然自从1960年代反种族歧视运动达到巅峰以后,如今大部分国家都已明文法定反种族歧视法令;街头大概再也不会出现“黑人与狗不得进入”的告示牌;但对族群与肤色拥有特定的优越感/自卑感,或对“他者”的不解与仇恨,依然存在各个社会阶层。为何警方可以仅仅因为嫌犯是黑人就当街开枪,却不被认为是犯法?为何我们看见一群南亚来的移工入住社区,还是会抗拒?他们的人格究竟是真的如此不堪,还是仅仅因为他们的肤色在我们的想象中属于次等?
肤色斗争,是E._______斗争,也是反对社会任由一部分的人本着自身的优越而压迫其他群体的不公义行为。这是一个人们不断迁徙移动的世界,各处的肤色是混杂的,要尊重与包容多元群体异质又共同的存在,我们必须先拿下有色眼睛,去正视、了解与接触和自己不一样的群体,以及他们的生活。
答案:A. 建构          B. 刻板印象        C. 文化霸权        D.他者        E. 阶级

街头练习
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 - 黑皮肤白面具
《黑皮肤,白面具》(Black Skins, White Masks)| Frantz Fanon | 1952 | 心灵工坊出版
这是迄今为止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黑人生活世界提出最深刻分析和批评的著作。作者法农在二战期间亲身体验与目睹,被殖民者在法国、北非和欧洲因肤色而承受各种暴力、刑求、暗杀和非人待遇。他在36年里写下4本著作,对殖民时期长期以来建构的“白-黑”、“优-劣”刻板观点提出控诉,对美国后来黑人民权运动及第三世界独立运动影响重大,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受创伤者”的最沉重告白。他主张白人要以歉疚之心,自己先“脱殖民化”,才能帮助黑人展开心灵和国家重建,同时也唤起被殖民者的历史意识,开启去殖民的反思及认同。
影音播放
lupita
Lupita Nyong’o:相信自己,黑皮肤是很漂亮的
2014年凭着“自由之心(Twelve Years a Slave)”拿下第86届最佳奥斯卡女配角的墨西哥女星Lupita Nyong’o,在戏里演绎的正是黑人女奴Patsey的血泪人生。她在一场活动上坦言,成长过程中也曾因黑皮肤而感到自卑自弃,祈求上天将她漂白。但她看见了黑人模特儿Alek Wek、以及脱口秀主持人Oprah Winfrey的美丽与自信,让她从此对自己的肤色有不一样的肯定。如今她疾呼外表无法定义与决定一个人的价值。“真正永垂不朽的美丽,来自你对身边的人的关爱。黑女孩们,你们要相信自己,喜欢自己,黑皮肤是很漂亮的。”
肤色与能力和智慧无关。革命之路,还在继续。

Read more!

Saturday, November 1, 2014

【街报-街头人物】西馬女生記峇南內陸

刊登于2014年11月1日

【街头人物】西馬女生記峇南內陸

文 / 邓婉晴
照片提供  / 侯雯诗
侯雯诗
侯雯诗
– 1983年生,道地吉隆坡人。
– 《当今峇南》发起人之一,媒体工作者。

她是一个生长在吉隆坡城市的小孩,和许多人一样,因为在2013年505大选前想为国家改变做得更多,而从主流媒体转到政党媒体当前线记者。后来变天不成,许多人都因失望失语而回归个人日常,她也计划留学台湾念犯罪心理学。
但是一次因缘巧合被带入砂拉越峇南区,了解了内陆原住民与水坝的抗争刻不容缓之后,她毅然放弃准备就绪的留学道路,转而发起《当今峇南》,致力将一个个峇南原住民的生活和故事,敲打在键盘留下印记。
是什么动力让她为了原住民课题而改变个人生涯规划,即使整整9个月毫无薪资,只靠着为留学而存的积蓄来过生活,也义无反顾?侯雯诗回答得很潇洒,“很多人都常常说我很勇敢,但我要说的是,其实行动与勇气无关,只要你觉得是对的,只要你有心,去做就对了。当你开始分析的时候,行动力已经减了一半。”
“我常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念书什么时候都可以念,抗争却不能等。”

用文字和影像守护内陆价值
在砂拉越政府强制推行的再生能源走廊(SCORE)计划下,2020年前将兴建至少12座巨型水坝,其中一个就在峇南,受影响的居民逾两万。据统计,现盖好的水坝已经侵占7万公顷土地,倘若所有水坝竣工,砂拉越将失去至少10峇仙的森林,面积相当于三个半新加坡,被占去传统习俗地与农耕地的社区达235个,人数3至5万。
原住民的村庄、原生态与文化根本就这样被埋葬在政府与投资发展商以经济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底下,愤懑与抗争从不间歇,无奈讯息和怒吼因地缘和资讯匮乏而无法有效传达开来。这正是为何雯诗从内陆回来之后,就决定要与当时一起探访内陆的朋友成立《当今峇南》,希望能扮演城市与内陆的桥梁。
“深入内陆之后很深刻的体悟是,平日看到文字上的报道跟你真实接触到的是两回事。对于很多事情我们不是不知道,但往往仅止于知道而已。唯有亲眼目睹整个状况,才会把心系在那里。”
《当今峇南》的成员成立至今只有5、6人,背景多元,有记者、摄影师、艺术家、动画师、销售业者,以及退休人士。虽然成员都各有正职,但靠着主动积极、彼此的默契和相互体谅,他们在过去一年筹办了许多活动,除了在愿意合作的咖啡馆设立“你的墙壁借我用”摄影展,也办过分享会与深度旅游。
“办展览的时候发现,东马和西马人对课题有不一样的认识,在西马你必须从头讲解;反观东马一些民众对内陆有较深的连结,也较容易产生共鸣。我们在美里做摄影展时,一些妈妈看到照片,就开始回忆过去,对孩子滔滔不绝地讲故事。”
这些互动和回馈都让雯诗和《当今峇南》的成员,坚持在业余时间撑起这个团队,希望能通过文字和影像,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对水坝、土地和原住民课题有更多的了解。
“我们知道还有许多组织都在不同的面向耕耘,有者关注学前教育、深入内陆进行宣导工作,或帮助社区建硬体设备。各组织有不同的纲领,独立操作但互相支援。这些方法其实都是在向原住民传达一个讯息,就是你们的村子是有价值的。要尽可能留住现有的东西,想办法让他们更持久,而不是离开或放弃。”

一场跟时间赛跑的战役
2014年10月23日是砂拉越峇南原住民展开设路障反水坝运动的一周年,在马来西亚所有被记载的原住民历史中,从来没有如此持久且大型的抗争记录。雯诗一直以“打战”来形容这场原住民与当权者的对立抗争,其目的是要政府取消峇南水坝计划。
“巴昆水坝建成的时候我还小,那时候资讯也没那么发达,什么也做不了。但是峇南抗争有其优势,因为前车之鉴,他们发现得早,而且几位环境保护社运分子本身就是峇南人,串联速度和组织能力也很强。砂拉越也将举行大选,能不能胜利,就要看这两年的努力。”
因资讯增多而让原住民醒觉意识提高,改变是显著的。反水坝运动开展以前,公然反对白毛政策的多为年轻人,许多长辈因资讯不对等,看不见白毛家族和水坝工程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不支持抗争,甚至对白毛感到抱歉。“他们不要水坝,但却相信白毛会帮他们解决问题。”
自抗争开始以后,非政府组织通过不断宣导,并邀请在穆伦水坝曾遭政府欺骗的村民,跨村到峇南向居民解说沟通,雯诗相信村民的观点已有改变。“只是东马的城市人对这课题还是很冷漠,这令人感到遗憾。”
由于听过很多很精彩的故事,对于原住民环境的改变及即将失去的原始生态,雯诗也一直很想透过自己的新闻专业做口述历史,将原住民群体(特别是相对记录得更少的小群体)的故事记载下来。无奈基于“备战”需要卯足全力,再加上语言上的隔阂(需要翻译),目前仍无法分身也没有余力兼顾,只能无限押后。“一些加央族(峇南区其中一个原住民小群体)的朋友就会说,再等老人家就会没有了,那会很可惜,所以需要跟时间赛跑。”

醒觉须伴随行动
由于经常往返内陆,雯诗在原住民身上学习到简单的生活哲学,让她经常强调是原住民在教她做人,而不是她在帮助他们。与原住民的缘分,也让雯诗遇见了现任伴侣,目前是位待产的过动妈妈。面对这场跨族婚姻,她坦言家人开始也会有所担忧,但经过见面和了解之后,就没有太多意见。这与她开始进入内陆时遭到原住民的质疑,不相信她不带任何动机,纯粹只想多了解一样。
“理解必须要从接触开始。现在的人接受的资讯很多,对人权、环境保护等概念有基本认知,但关心和醒觉能不能转化成进一步行动,那是两回事。”
她举例,“有个朋友是砂拉越人,从我还没来过砂州就常听他说希望砂州独立,但是到今时今日他已在西马安定,却回头叫我加油。我很想问砂拉越人,你们都在干嘛?虽然我只是一个砂拉越媳妇,没有资格质问,但我想说如果有心,就去做多一点,不要纸上谈兵。”
醒觉要伴随行动,是雯诗不断强调也身体力行的鲜明图像。她和我们都很像,一边找路一边不甘于好好的社会就这样被糟蹋,所以才愿意踏前一步去付诸行动,边做边想,即便那需要离开舒适圈到陌生而未知的环境。如果每个人都愿意这样踏前一步,多做一点,我们的社会也许就会变得更不一样。

反水坝运动
2013年10月23日,峇南內陆人展开反水坝运动,进入内陆将砂拉越能源局的纠察队伍驱赶,并在long lama和km15驻营地迄今,直到砂州政府宣布取消峇南水坝计划为止。


Read more!

【街报-街头人物】西馬女生記峇南內陸

刊登于2014年11月1日

【街头人物】西馬女生記峇南內陸

文 / 邓婉晴
照片提供  / 侯雯诗
侯雯诗
侯雯诗
– 1983年生,道地吉隆坡人。
– 《当今峇南》发起人之一,媒体工作者。

她是一个生长在吉隆坡城市的小孩,和许多人一样,因为在2013年505大选前想为国家改变做得更多,而从主流媒体转到政党媒体当前线记者。后来变天不成,许多人都因失望失语而回归个人日常,她也计划留学台湾念犯罪心理学。
但是一次因缘巧合被带入砂拉越峇南区,了解了内陆原住民与水坝的抗争刻不容缓之后,她毅然放弃准备就绪的留学道路,转而发起《当今峇南》,致力将一个个峇南原住民的生活和故事,敲打在键盘留下印记。
是什么动力让她为了原住民课题而改变个人生涯规划,即使整整9个月毫无薪资,只靠着为留学而存的积蓄来过生活,也义无反顾?侯雯诗回答得很潇洒,“很多人都常常说我很勇敢,但我要说的是,其实行动与勇气无关,只要你觉得是对的,只要你有心,去做就对了。当你开始分析的时候,行动力已经减了一半。”
“我常觉得计划赶不上变化,念书什么时候都可以念,抗争却不能等。”

用文字和影像守护内陆价值
在砂拉越政府强制推行的再生能源走廊(SCORE)计划下,2020年前将兴建至少12座巨型水坝,其中一个就在峇南,受影响的居民逾两万。据统计,现盖好的水坝已经侵占7万公顷土地,倘若所有水坝竣工,砂拉越将失去至少10峇仙的森林,面积相当于三个半新加坡,被占去传统习俗地与农耕地的社区达235个,人数3至5万。
原住民的村庄、原生态与文化根本就这样被埋葬在政府与投资发展商以经济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底下,愤懑与抗争从不间歇,无奈讯息和怒吼因地缘和资讯匮乏而无法有效传达开来。这正是为何雯诗从内陆回来之后,就决定要与当时一起探访内陆的朋友成立《当今峇南》,希望能扮演城市与内陆的桥梁。
“深入内陆之后很深刻的体悟是,平日看到文字上的报道跟你真实接触到的是两回事。对于很多事情我们不是不知道,但往往仅止于知道而已。唯有亲眼目睹整个状况,才会把心系在那里。”
《当今峇南》的成员成立至今只有5、6人,背景多元,有记者、摄影师、艺术家、动画师、销售业者,以及退休人士。虽然成员都各有正职,但靠着主动积极、彼此的默契和相互体谅,他们在过去一年筹办了许多活动,除了在愿意合作的咖啡馆设立“你的墙壁借我用”摄影展,也办过分享会与深度旅游。
“办展览的时候发现,东马和西马人对课题有不一样的认识,在西马你必须从头讲解;反观东马一些民众对内陆有较深的连结,也较容易产生共鸣。我们在美里做摄影展时,一些妈妈看到照片,就开始回忆过去,对孩子滔滔不绝地讲故事。”
这些互动和回馈都让雯诗和《当今峇南》的成员,坚持在业余时间撑起这个团队,希望能通过文字和影像,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对水坝、土地和原住民课题有更多的了解。
“我们知道还有许多组织都在不同的面向耕耘,有者关注学前教育、深入内陆进行宣导工作,或帮助社区建硬体设备。各组织有不同的纲领,独立操作但互相支援。这些方法其实都是在向原住民传达一个讯息,就是你们的村子是有价值的。要尽可能留住现有的东西,想办法让他们更持久,而不是离开或放弃。”

一场跟时间赛跑的战役
2014年10月23日是砂拉越峇南原住民展开设路障反水坝运动的一周年,在马来西亚所有被记载的原住民历史中,从来没有如此持久且大型的抗争记录。雯诗一直以“打战”来形容这场原住民与当权者的对立抗争,其目的是要政府取消峇南水坝计划。
“巴昆水坝建成的时候我还小,那时候资讯也没那么发达,什么也做不了。但是峇南抗争有其优势,因为前车之鉴,他们发现得早,而且几位环境保护社运分子本身就是峇南人,串联速度和组织能力也很强。砂拉越也将举行大选,能不能胜利,就要看这两年的努力。”
因资讯增多而让原住民醒觉意识提高,改变是显著的。反水坝运动开展以前,公然反对白毛政策的多为年轻人,许多长辈因资讯不对等,看不见白毛家族和水坝工程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不支持抗争,甚至对白毛感到抱歉。“他们不要水坝,但却相信白毛会帮他们解决问题。”
自抗争开始以后,非政府组织通过不断宣导,并邀请在穆伦水坝曾遭政府欺骗的村民,跨村到峇南向居民解说沟通,雯诗相信村民的观点已有改变。“只是东马的城市人对这课题还是很冷漠,这令人感到遗憾。”
由于听过很多很精彩的故事,对于原住民环境的改变及即将失去的原始生态,雯诗也一直很想透过自己的新闻专业做口述历史,将原住民群体(特别是相对记录得更少的小群体)的故事记载下来。无奈基于“备战”需要卯足全力,再加上语言上的隔阂(需要翻译),目前仍无法分身也没有余力兼顾,只能无限押后。“一些加央族(峇南区其中一个原住民小群体)的朋友就会说,再等老人家就会没有了,那会很可惜,所以需要跟时间赛跑。”

醒觉须伴随行动
由于经常往返内陆,雯诗在原住民身上学习到简单的生活哲学,让她经常强调是原住民在教她做人,而不是她在帮助他们。与原住民的缘分,也让雯诗遇见了现任伴侣,目前是位待产的过动妈妈。面对这场跨族婚姻,她坦言家人开始也会有所担忧,但经过见面和了解之后,就没有太多意见。这与她开始进入内陆时遭到原住民的质疑,不相信她不带任何动机,纯粹只想多了解一样。
“理解必须要从接触开始。现在的人接受的资讯很多,对人权、环境保护等概念有基本认知,但关心和醒觉能不能转化成进一步行动,那是两回事。”
她举例,“有个朋友是砂拉越人,从我还没来过砂州就常听他说希望砂州独立,但是到今时今日他已在西马安定,却回头叫我加油。我很想问砂拉越人,你们都在干嘛?虽然我只是一个砂拉越媳妇,没有资格质问,但我想说如果有心,就去做多一点,不要纸上谈兵。”
醒觉要伴随行动,是雯诗不断强调也身体力行的鲜明图像。她和我们都很像,一边找路一边不甘于好好的社会就这样被糟蹋,所以才愿意踏前一步去付诸行动,边做边想,即便那需要离开舒适圈到陌生而未知的环境。如果每个人都愿意这样踏前一步,多做一点,我们的社会也许就会变得更不一样。

反水坝运动
2013年10月23日,峇南內陆人展开反水坝运动,进入内陆将砂拉越能源局的纠察队伍驱赶,并在long lama和km15驻营地迄今,直到砂州政府宣布取消峇南水坝计划为止。


Read more!

Monday, September 1, 2014

【街报-街头通识】歧视滚蛋(3)- 单身,因为我可以

刊登于2014年9月1日《街报》

【街头通识】歧视滚蛋(3)- 单身,因为我可以

单身
文 / 邓婉晴
你试过一个人去餐馆吃饭,却因餐厅没有一人座位而被带到角落的位子或被迫与人同座吗?告诉别人你一个人出席活动的时候,对方总是随即反问为何不跟朋友一起来?单身其实分很多种,可以是情感上的真空(包括离婚及丧偶),可以是与人相爱而不同居,也可以是行动上的独身状态,或独居。看看以下例子,是否觉得似曾相似?
个案(一)
年近30的小鱼,虽然事业稳定,生活状况不错,但近来很焦虑,一直急着找新的男朋友,觉得看对眼就要尽快结婚。她总是说:我快三十岁了,再不结婚就没人要,嫁不出去了!反正两个人在一起,感情是可以培养的,我只是不要再过一个人的生活。
个案(二)
嘉禾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行政主任,今年38岁,阅人无数也不愁伴侣,但最怕就是遇到新年,因为总会被亲戚耳提面命“几时结婚?”、“是时候定下来啦!”“总是孤单一个人好咩?”他喜欢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只是纳闷为何只有结婚才能满足社会期待?
个案(三)
阿奇自从在10年前离婚之后,已经独居15年。他有多彩的社交圈子,也已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只是想到老后最终要一个人孤苦无依,有时还是会有些担心,多希望能有一个独居者住在一起的群居住宅社区。

迷思(一):人生一定要结婚才完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观念一直根植在一般人的社会思想当中,认为人长大以后,必定要经过“恋爱-结婚-生子-家庭”的洗礼,才算完整“人生”。到了一定年纪,身边所有的人都会提醒你该结束单身了,仿佛“单身”应该是有时限的。虽然如今所谓的“适婚年龄”已被延后至26-30岁,但这显然是跟女性的黄金生育年龄有关,在在提醒着女性要履行生育和照顾者的“天职”。
社会普遍以“结婚至上”,让单身者的权益经常在职场、商场以至房产上受到不平等待遇。一些公司主管会预设单身者因为没有家庭负担,就更有时间加班。从买一送一的餐券、双人旅游机票优惠、家庭包装卫生纸,到电视里的速配真人秀,都在时时刻刻鼓励与强化人们应该配成对与组织家庭的观念,进而排斥单身或独居者的身份。
在言语上,社会对单身人士的形容也因其性别、年龄与社会阶级而充满偏见,尤以女性承受更多污名:例如有钱的单身男士尚且被称作“钻石王老五”;但没钱的就会是没人要;年龄比较大的单身女性则有更多的负面标签——“老姑婆”、“败犬”、“塞缝隙”等。
在这样的框架底下,不难理解为何单身者会对自己的单身产生焦虑与恐惧,希望能借由进入婚姻来摆脱污名与社会压力。但与其改变自己来适应社会,不如活出自己让别人看见单身者也能很自在快乐!其实单身不过是一种生活状态,社会何必让单身者太沉重?

迷思(二)单身=孤独;婚姻=幸福?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全球未婚独居者都越来越多,到2020年,未婚人数将增逾二成。
马来西亚2010年人口普查也显示,25岁以上的未婚人士多达25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6.7%,其中60.4%为男性,39.6%为女性。结婚率虽然从2004年到2012年持续增长,但离婚率显然更高,在8年内增长了2倍以上。2012年共有5万6千760宗,相等于每10分钟就有一对夫妻选择离婚。
婚姻=幸福,单身=孤独吗?从数据看来,全然未必。人们对“单身”的想象过于单薄,假定结束单身就是有固定伴侣,组成一个家与幸福的开始。然而在如此二元定义的过程中,无形中却排除了许多其他的组合,例如同居但不婚的伴侣、抱独身主义的、同性相爱等被婚姻体制排除在外的群体。同时社会压力也是多重压迫:让单身的人即便享受自由,却因满足不了社会期待而感觉不踏实;许多在恋爱或婚姻里触礁的人,也因无法承受社会的价值裁决和眼光,即使不愉快也不敢贸然改变现状。
社会虽然追捧个人与独立,但在情感上仍对婚姻充满依赖。许多传统礼俗都在强化单身者是弱势的形象,需要被祝福。除了华人“派红包”的传统,日本和德国也有女生过了适婚年龄就像圣诞树一样(要把自己送出去)意向贬值的说法。
其实单身与否,或未婚-已婚-再回到单身,都是个变动的状态与个人选择。幸福有很多种可能,也不必然与婚姻家庭绑在一起。如果社会的资源配备和偏见都不存在,已婚或单身又何必特别向人交代?

迷思(三)我们需要友善的独居照护制度
相比起对单身贵族的标签与指点,社会更严重缺乏如何能让“一个人的生活”更友善自立、快乐健康的讨论和实行意愿。例如:社会的基本建设能不能让人自由地在路上行走而不感到危险或障碍重重?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向谁求助?独居、丧侣或空巢的老人,有没有办法自己驻着拐杖或推着轮椅,走到街上买菜或与街坊打麻将,过自己属意的生活?有没有一些住宅是特别建造规划给独居的人能一起群居,互相照应?当他们需要家居打扫或医疗资源时,有没有单位能委托专业照顾?
在政策上,曾引起热烈讨论的台湾《多元成家法案》,就是希望能立法修宪重新定义伴侣、婚姻与家庭,让社会多元的关系连结能受到照顾与包容,并得到法律保障。日本也在2000年实施介护(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让全民看见高龄者的需要并相互援助与看护。
在世界人口高龄化的趋势下,独居者越来越多,许多人害怕单身也是因为“老来无依会很惨”的印象笼罩。但如果社会拥有更宽容与友善的生活素质和福利资源分配机制,让独居独身的人都能受到保障地自己照顾自己或彼此照应,这也许会比成立婚姻介绍所来得实在与长久。

【街头练习】
无论是情感上,还是活动空间上的单身,都欢迎你加入单身共和国,练习成为更自主的独立行动者。练习久了,可能还会上瘾哦!
1. 学习独处:
一个人生活的最基本条件是要耐得住寂寞,用自己的方式过生活,学会面对最真实的自己,认清自己的存在价值。运动旅行看海、写日记看电影听歌,歌单可以从《没那么简单》到《一个人的行李》到《完美孤独》,荡气回肠,重复播放。
2. 自我增值:
善用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来充实与自我实践。多与合拍的亲友相约出游,建立不同的交友圈,并把爱扩大,多参与社区或社会运动,让居家环境更美好。
3. 认识多元:
感觉焦虑时,看看书开拓更多对生活的想象吧!入门书目:《老娘不想定下来》、《单身,不是你想的那样!》(Singled Out)、《独居时代:一个人住,因为我可以!》(Going Solo)、《自己的房间》、《一个人的老后》等等。
4. 自立自主:
借用英国女作家Virginia Woolf的话,单身者(特别是女性)要活得自在,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的钱的房间,有了两者才有更多生活上的自主权与选择权,减少对别人的依赖,活得有尊严。
5. 参与改变:
全世界的单身者团结起来,争取一个更安全自由行动的空间,并努力打破与挑战既有思想,努力活出自己,创造改变!
配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