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 2015

【街报-街头人物】攝像針孔,在社區消失前記下我城

刊登于2015年1月1日《街报》

【街头人物】攝像針孔,在社區消失前記下我城


文/邓婉晴 
伍伟昌
伍伟昌
* 70后,香港人
* 摄影和独立纪录片拍摄者/导演
* 长期投入与时事、社区纪实及文化相关的拍摄、书写和工作坊导师


2004年,风靡香港的动画《麦兜,菠萝油王子》在海内外热播,画面中的城市背景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兴建又轰塌,“社区重建、收楼卖楼”等字眼在动画开始前5分钟就出现,象征香港急速转换和发展,写实得令人印象深刻。
这些在香港几乎是常态的日常写照,在影片里是反讽却也看出城市焦虑。面对发展的物换星移,小市民能如何自处与适应?是只能无力抑或能抗拒?自小生长在新旧社区交错的独立摄像工作者伍伟昌,便选择投入影片拍摄,为城市留下时代印记。
“拍摄是纪录城市历史文化,吸引社会的眼光去注意主流声音以外的存在,更是我们生活过的凭证和展示,对庶民生活价值的认同和肯定。香港社会向资本方向集中发展,边缘化传统庶民社区生活的现象已不可逆转。在这一切将逝去之前以影像记录,是为它们呼唤关注,表达价值,或发声抗争,以叫社会,或最低限度是看过纪录片的观众,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的关系。这可算是公众教育的一种,也可以是民间历史文化的保存,为以后的人留下足印,审视生活。”

高楼之下庶民空间收窄
伍伟昌是学摄影出身,由于小时候住在旧社区,成长时期搬入新界区,尔后又在香港岛的湾仔工作,游离在交错的新旧社区,让他看见香港的多元面貌。“在新型商业大厦的背后,有着多元的旧社区空间存在,那是另一面的香港。只是这些伴随我们成长的空间,因着城市偏向商业的发展而逐步消失。在重建浪潮下,越来越多的是玻璃幕墙的商厦和高档商场,庶民生活空间收窄。”
由于成长时期开始学习摄影,因此记录环境和生活的练习,逐渐立起想要为城市做一些事的意识。之后从2003年香港“沙士”侵袭、反对“廿三条”50万人大游行、05年世贸会议示威、06年天星、皇后码头保育运动、到参与保留湾仔露天小贩市集、及观塘市区的重建,伟昌都不曾缺席。透过持续参与社会运动,伟昌也在一路上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尝试以不同的方法及项目,介入城市发展和重建的议题,用影像记录和发声。摄影的意义在于他,是“时代的见证,社会的良心”。
“世贸会议示威让很多人看见,商业价值和经济发展不是我们生活的单一价值观。自己的生活空间和权利要自己争取,才是出路。”

在一切消失以前记录当下
伟昌在11月19日,由茨厂街乡音馆主办的“香港心事:香港老社区短片”放映会上分享了五部纪录片,内容涵盖消失的湾仔殡仪业、西营盘的社区访问、咸鱼栏的故事、以及盂兰盆会、抢包山的传统节庆。没有哗众取宠的音效和画面,只有平铺直白的实地考察,记录草根庶民鲜活的生活轨迹。看完《咸鱼栏的故事》里腌制咸鱼的详细特写,仿佛还真的闻到了阵阵咸鱼味。
从摄影跨界去短片拍摄,因为觉得“硬照记录有其局限,声音、动作、过程等记录不能展现更多细节,于是开始拍摄短片,作为社会纪实的途径。”内容取材皆以社区重建、老行业和传统民间习俗为主,是因为向大财团倾斜的城市发展,已令传统的习俗文化失去空间,老工艺和老行业被新式消费文化取代。唯有在一切消失以前加快脚步抓住,成了伟昌从事拍摄的最大动力。
“面对相同的环境,有人会展示乐观和无比的勇气、韧力;亦有表现失望和彷徨。有多元的反应,才是城市生命力的所在。只是仍看见有默默耕耘的街坊市民,尝试在失望中找希望,在黑暗中找曙光。虽然城市发展似乎不在我们的掌握之内,但不少街坊或传统老师傅,都会因我们或其他的纪录片工作者来拍摄而雀跃,仿佛来拍摄就是对他们在主流趋势以外(的存在)加添注视与尊重。”
因为不舍,所以用摄像录影守候。
烛火空留—消失了的湾仔殡仪业
 2012年的作品《烛火空留—消失了的湾仔殡仪业》,透过大量口述历史访问、相片、资料还原再现香港殡仪业的兴盛、变迁以致消失的各种面貌。

民间集资看见市民认同
回到现实层面,拍摄与制作的资金哪里来?“在香港拍摄商业作品有一定的潜规则要遵守,特别是若要顾及中国市场,无须等到投资者开声,制作单位也会自我审查,这是很普遍的。”
至于独立电影制作,要寻找商业支持并不容易。一些非商业的基金会或资助单位,虽然打着尊重独立创作的旗帜,却也会在制作过程中对拍摄内容和方向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例如要求修改剧本来植入一些宣传。“特别是如果作品牵涉到政治讯息,或所谓‘敏感议题’(但谁去定义‘敏感’?),资助的作品就会被审查内容。”
在这样的氛围底下,民间集资成了独立自由创作的其中一条出路。伟昌的多支短片都由政府或独立单位赞助,下一部即将在2015年1月在香港上映的作品《观塘,五月三十二日》,则是在“2012年华人民间电影集资计划”的支持下完成。他坦言这些民间集资计划在香港还是起步阶段,但对独立电影制作人,甚至是小众市场的观众而言,均是好事。“由于资金从民间而来,故只要创作理念合乎捐助市民的期望,基本上没有任何创作上的限制。”
除了在制作上独立、表述空间变大,集资过程中最令伟昌深受感动的,是有机会在试映会与投资的观众会面,吸收他们不同的观后意见以完善创作。“很多时候独立创作由于资源所限,很多细节未必能完善处理。观众在资金以外的意见和提醒,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他们虽提供意见,却也尊重独立创作,不会像一些商业或基金资助机构般强加修改。”
民间集资和试映会,让导演、制作团队和观众得以在金钱支援以外,发生更多互动互助的关系。有观众在《观塘,五月三十二日》试映会后,就主动提出要义务帮电影作英文字幕翻译。市民本身对社区影片产生共鸣与认同,进而主动想参与社区工作,这是集资平台在一个更平等的位置上,发挥社会动员与市民培力的共生效应。

市民培力需要空间实践
伟昌因着自己的兴趣,多年来与朋友在社区的空间、地摊和街头,举办过小型的摄影展,也在“香港故事馆”等民间保育组织开办摄影工作坊等培力活动,与参与者一同用影像探索和认识社区与社会。
“参与工作坊,是为城市、为记录、为教育,将我们今天还存留、仍有价值的庶民生活文化,传承或推广给更多市民,让大家对生活认知和醒觉。这在香港仍是播种阶段,须长期且持续进行。”
伟昌表示,工作坊的满足感在于能将个人的理念和技巧,转化到更多人的创作当中,而当中年轻的学生经常给他们最多惊喜。曾经有一位专爱拍摄少女模特儿的男学生,对社会不怎么关心,但在参与了工作坊之后,竟放弃以往的拍摄喜好,转而全身投入社会运动和纪实摄影的义务工作。
这些思想的转变,都是公民醒觉和社会成长的基础,而这些新芽,更需要健康的环境与空间豢养和实践。“民众有一个自由的聚脚点参与活动、分享和交流,极为重要;独立电影的发展,也需要有主流商业院线以外的媒体和空间放映及进行讨论。一些政治讨论以外的文化活动、社区艺术或康乐等活动,若能在这些据点进行,对民众的公民意识和素质修养,都有直接正面的作用。幸而香港还有这样的空间。”

年轻人本土意识扎根
伟昌制作的其中一部短片《都市物语——西营盘社区访问》,是《赛璐珞影像文化》组织的一个社区艺术计划。此计划透过针孔摄影(手造相机)和社区录像工作坊,带领来自不同社区的学生,去认识和了解他们不熟悉的旧社区。短片中学生展示的拍摄与采访画面,都是之前才在工作坊学习的技巧。他们去记录社区内不同街坊店铺的历史、行业环境,并访问老街坊对新铁路线将开通到布满传统行业的老社区的看法和反应,手法虽生涩稚嫩,却充满实验性。
最重要的是,亲身拍摄能让新生代透过实际接触旧社区,在看见与聆听后长出更多本土意识,这才是伟昌希望看见的。“香港的年轻一代,因受科技和环境影响,对旧社区的生活认知未必全面。多数人的环境意识不强,甚至觉得现在的发展模式还算不错,喜欢新型商场购物娱乐、电玩等;有意识的年轻人可能所知也不多。我们唯有尽力让他们知道和明白,我们对城市发展的信念与追求。毕竟,这城市的将来是属于他们的,我们把什么交给他们,他们便会成为什么人,模造一个什么样的将来。”
事实上,面对香港近年来的城市与土地发展、民生、教育政策等议题,青年已比以往更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抗命行动,对民主、正义等概念有更多醒觉。“以前的香港人还会选择移民,用最简单的方式逃避社会压迫。上一辈从中国内地移居香港的人,也多视自己为过客,或视香港为敛财之地。但当大家,特别是新生代开始把香港这片土地认同为自己的家,是自己的地方,就会为了我城的未来,因为爱而走出来,保护这里的历史文化、人文生活、庶民社区、地方环境。”

自我身份认同的召唤
身份认同的焦虑和召唤,也是伟昌这次亲身参与和观察雨伞运动的感悟。除了公民意识的醒觉,香港也存在明显的世代差异。年轻人、成年人和长辈对公民社会或民主理想的终极目标,虽有一致的追求,但是在过程、细节和手法中仍有不同。“特别在对妥协和进退之间的选择,对自主的程度等,年轻人的要求更彻底,年长会保留更多。这跟年龄和阅历有一定关系,不论矛盾多少,时代更替是必然的。”
“保育社区历史和文化,也是保留记忆,知古监今,明白大家一路走来的原因,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属的地方,好让我们认同自我身份,爱自己的土地,同时建立新生代的身份认同。”
身处瞬息万变的城市与时代,伟昌认为影像的保留,是把讯息最快作储存、广播和教育的方法之一。“不能说是什么使命,只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岗位上,做可以做的事。”
于是又想起《麦兜》。麦兜的父亲麦炳以过客自视,一生都在叹息中寻找过去。麦兜母亲很努力地设想将来,一切市侩思维都因为做人要实际。还有幼稚园的校长每天把“算吧啦!唔好搞咁多嘢啦!”挂在嘴上;只有麦兜“留响宜家”。活在当下可以做什么?这就要看你究竟是要消极对待、还是主动争取,对时代的叩问做出呼应。
胶带艺术
伍伟昌和另一位摄影工作者廖慧怡成立“豆腐膶工作室”,透过举办系列工作坊积极推广社区摄影等创作活动。图为他们在2013年在校园内进行“胶带艺术”创作,让参与者在现存环境与空间的原有面貌上,用2D胶带创造出立体的错视创意,以另一种角度去留意周边环境。
观塘,五月三十二日
 伍伟昌另一部纪录片新作《观塘,五月三十二日》将在2015年1月公开上映,记录他这几年来在社区内访问不同街坊的故事,和观塘区在重建计划下,即将消失的光景。图为他所拍摄的观塘区街景。

Read more!

【街报-街头人物】攝像針孔,在社區消失前記下我城

刊登于2015年1月1日《街报》

【街头人物】攝像針孔,在社區消失前記下我城


文/邓婉晴 
伍伟昌
伍伟昌
* 70后,香港人
* 摄影和独立纪录片拍摄者/导演
* 长期投入与时事、社区纪实及文化相关的拍摄、书写和工作坊导师


2004年,风靡香港的动画《麦兜,菠萝油王子》在海内外热播,画面中的城市背景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兴建又轰塌,“社区重建、收楼卖楼”等字眼在动画开始前5分钟就出现,象征香港急速转换和发展,写实得令人印象深刻。
这些在香港几乎是常态的日常写照,在影片里是反讽却也看出城市焦虑。面对发展的物换星移,小市民能如何自处与适应?是只能无力抑或能抗拒?自小生长在新旧社区交错的独立摄像工作者伍伟昌,便选择投入影片拍摄,为城市留下时代印记。
“拍摄是纪录城市历史文化,吸引社会的眼光去注意主流声音以外的存在,更是我们生活过的凭证和展示,对庶民生活价值的认同和肯定。香港社会向资本方向集中发展,边缘化传统庶民社区生活的现象已不可逆转。在这一切将逝去之前以影像记录,是为它们呼唤关注,表达价值,或发声抗争,以叫社会,或最低限度是看过纪录片的观众,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的关系。这可算是公众教育的一种,也可以是民间历史文化的保存,为以后的人留下足印,审视生活。”

高楼之下庶民空间收窄
伍伟昌是学摄影出身,由于小时候住在旧社区,成长时期搬入新界区,尔后又在香港岛的湾仔工作,游离在交错的新旧社区,让他看见香港的多元面貌。“在新型商业大厦的背后,有着多元的旧社区空间存在,那是另一面的香港。只是这些伴随我们成长的空间,因着城市偏向商业的发展而逐步消失。在重建浪潮下,越来越多的是玻璃幕墙的商厦和高档商场,庶民生活空间收窄。”
由于成长时期开始学习摄影,因此记录环境和生活的练习,逐渐立起想要为城市做一些事的意识。之后从2003年香港“沙士”侵袭、反对“廿三条”50万人大游行、05年世贸会议示威、06年天星、皇后码头保育运动、到参与保留湾仔露天小贩市集、及观塘市区的重建,伟昌都不曾缺席。透过持续参与社会运动,伟昌也在一路上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尝试以不同的方法及项目,介入城市发展和重建的议题,用影像记录和发声。摄影的意义在于他,是“时代的见证,社会的良心”。
“世贸会议示威让很多人看见,商业价值和经济发展不是我们生活的单一价值观。自己的生活空间和权利要自己争取,才是出路。”

在一切消失以前记录当下
伟昌在11月19日,由茨厂街乡音馆主办的“香港心事:香港老社区短片”放映会上分享了五部纪录片,内容涵盖消失的湾仔殡仪业、西营盘的社区访问、咸鱼栏的故事、以及盂兰盆会、抢包山的传统节庆。没有哗众取宠的音效和画面,只有平铺直白的实地考察,记录草根庶民鲜活的生活轨迹。看完《咸鱼栏的故事》里腌制咸鱼的详细特写,仿佛还真的闻到了阵阵咸鱼味。
从摄影跨界去短片拍摄,因为觉得“硬照记录有其局限,声音、动作、过程等记录不能展现更多细节,于是开始拍摄短片,作为社会纪实的途径。”内容取材皆以社区重建、老行业和传统民间习俗为主,是因为向大财团倾斜的城市发展,已令传统的习俗文化失去空间,老工艺和老行业被新式消费文化取代。唯有在一切消失以前加快脚步抓住,成了伟昌从事拍摄的最大动力。
“面对相同的环境,有人会展示乐观和无比的勇气、韧力;亦有表现失望和彷徨。有多元的反应,才是城市生命力的所在。只是仍看见有默默耕耘的街坊市民,尝试在失望中找希望,在黑暗中找曙光。虽然城市发展似乎不在我们的掌握之内,但不少街坊或传统老师傅,都会因我们或其他的纪录片工作者来拍摄而雀跃,仿佛来拍摄就是对他们在主流趋势以外(的存在)加添注视与尊重。”
因为不舍,所以用摄像录影守候。
烛火空留—消失了的湾仔殡仪业
 2012年的作品《烛火空留—消失了的湾仔殡仪业》,透过大量口述历史访问、相片、资料还原再现香港殡仪业的兴盛、变迁以致消失的各种面貌。

民间集资看见市民认同
回到现实层面,拍摄与制作的资金哪里来?“在香港拍摄商业作品有一定的潜规则要遵守,特别是若要顾及中国市场,无须等到投资者开声,制作单位也会自我审查,这是很普遍的。”
至于独立电影制作,要寻找商业支持并不容易。一些非商业的基金会或资助单位,虽然打着尊重独立创作的旗帜,却也会在制作过程中对拍摄内容和方向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例如要求修改剧本来植入一些宣传。“特别是如果作品牵涉到政治讯息,或所谓‘敏感议题’(但谁去定义‘敏感’?),资助的作品就会被审查内容。”
在这样的氛围底下,民间集资成了独立自由创作的其中一条出路。伟昌的多支短片都由政府或独立单位赞助,下一部即将在2015年1月在香港上映的作品《观塘,五月三十二日》,则是在“2012年华人民间电影集资计划”的支持下完成。他坦言这些民间集资计划在香港还是起步阶段,但对独立电影制作人,甚至是小众市场的观众而言,均是好事。“由于资金从民间而来,故只要创作理念合乎捐助市民的期望,基本上没有任何创作上的限制。”
除了在制作上独立、表述空间变大,集资过程中最令伟昌深受感动的,是有机会在试映会与投资的观众会面,吸收他们不同的观后意见以完善创作。“很多时候独立创作由于资源所限,很多细节未必能完善处理。观众在资金以外的意见和提醒,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他们虽提供意见,却也尊重独立创作,不会像一些商业或基金资助机构般强加修改。”
民间集资和试映会,让导演、制作团队和观众得以在金钱支援以外,发生更多互动互助的关系。有观众在《观塘,五月三十二日》试映会后,就主动提出要义务帮电影作英文字幕翻译。市民本身对社区影片产生共鸣与认同,进而主动想参与社区工作,这是集资平台在一个更平等的位置上,发挥社会动员与市民培力的共生效应。

市民培力需要空间实践
伟昌因着自己的兴趣,多年来与朋友在社区的空间、地摊和街头,举办过小型的摄影展,也在“香港故事馆”等民间保育组织开办摄影工作坊等培力活动,与参与者一同用影像探索和认识社区与社会。
“参与工作坊,是为城市、为记录、为教育,将我们今天还存留、仍有价值的庶民生活文化,传承或推广给更多市民,让大家对生活认知和醒觉。这在香港仍是播种阶段,须长期且持续进行。”
伟昌表示,工作坊的满足感在于能将个人的理念和技巧,转化到更多人的创作当中,而当中年轻的学生经常给他们最多惊喜。曾经有一位专爱拍摄少女模特儿的男学生,对社会不怎么关心,但在参与了工作坊之后,竟放弃以往的拍摄喜好,转而全身投入社会运动和纪实摄影的义务工作。
这些思想的转变,都是公民醒觉和社会成长的基础,而这些新芽,更需要健康的环境与空间豢养和实践。“民众有一个自由的聚脚点参与活动、分享和交流,极为重要;独立电影的发展,也需要有主流商业院线以外的媒体和空间放映及进行讨论。一些政治讨论以外的文化活动、社区艺术或康乐等活动,若能在这些据点进行,对民众的公民意识和素质修养,都有直接正面的作用。幸而香港还有这样的空间。”

年轻人本土意识扎根
伟昌制作的其中一部短片《都市物语——西营盘社区访问》,是《赛璐珞影像文化》组织的一个社区艺术计划。此计划透过针孔摄影(手造相机)和社区录像工作坊,带领来自不同社区的学生,去认识和了解他们不熟悉的旧社区。短片中学生展示的拍摄与采访画面,都是之前才在工作坊学习的技巧。他们去记录社区内不同街坊店铺的历史、行业环境,并访问老街坊对新铁路线将开通到布满传统行业的老社区的看法和反应,手法虽生涩稚嫩,却充满实验性。
最重要的是,亲身拍摄能让新生代透过实际接触旧社区,在看见与聆听后长出更多本土意识,这才是伟昌希望看见的。“香港的年轻一代,因受科技和环境影响,对旧社区的生活认知未必全面。多数人的环境意识不强,甚至觉得现在的发展模式还算不错,喜欢新型商场购物娱乐、电玩等;有意识的年轻人可能所知也不多。我们唯有尽力让他们知道和明白,我们对城市发展的信念与追求。毕竟,这城市的将来是属于他们的,我们把什么交给他们,他们便会成为什么人,模造一个什么样的将来。”
事实上,面对香港近年来的城市与土地发展、民生、教育政策等议题,青年已比以往更积极主动参与社区抗命行动,对民主、正义等概念有更多醒觉。“以前的香港人还会选择移民,用最简单的方式逃避社会压迫。上一辈从中国内地移居香港的人,也多视自己为过客,或视香港为敛财之地。但当大家,特别是新生代开始把香港这片土地认同为自己的家,是自己的地方,就会为了我城的未来,因为爱而走出来,保护这里的历史文化、人文生活、庶民社区、地方环境。”

自我身份认同的召唤
身份认同的焦虑和召唤,也是伟昌这次亲身参与和观察雨伞运动的感悟。除了公民意识的醒觉,香港也存在明显的世代差异。年轻人、成年人和长辈对公民社会或民主理想的终极目标,虽有一致的追求,但是在过程、细节和手法中仍有不同。“特别在对妥协和进退之间的选择,对自主的程度等,年轻人的要求更彻底,年长会保留更多。这跟年龄和阅历有一定关系,不论矛盾多少,时代更替是必然的。”
“保育社区历史和文化,也是保留记忆,知古监今,明白大家一路走来的原因,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属的地方,好让我们认同自我身份,爱自己的土地,同时建立新生代的身份认同。”
身处瞬息万变的城市与时代,伟昌认为影像的保留,是把讯息最快作储存、广播和教育的方法之一。“不能说是什么使命,只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岗位上,做可以做的事。”
于是又想起《麦兜》。麦兜的父亲麦炳以过客自视,一生都在叹息中寻找过去。麦兜母亲很努力地设想将来,一切市侩思维都因为做人要实际。还有幼稚园的校长每天把“算吧啦!唔好搞咁多嘢啦!”挂在嘴上;只有麦兜“留响宜家”。活在当下可以做什么?这就要看你究竟是要消极对待、还是主动争取,对时代的叩问做出呼应。
胶带艺术
伍伟昌和另一位摄影工作者廖慧怡成立“豆腐膶工作室”,透过举办系列工作坊积极推广社区摄影等创作活动。图为他们在2013年在校园内进行“胶带艺术”创作,让参与者在现存环境与空间的原有面貌上,用2D胶带创造出立体的错视创意,以另一种角度去留意周边环境。
观塘,五月三十二日
 伍伟昌另一部纪录片新作《观塘,五月三十二日》将在2015年1月公开上映,记录他这几年来在社区内访问不同街坊的故事,和观塘区在重建计划下,即将消失的光景。图为他所拍摄的观塘区街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