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7, 2010

[独立] 若槟城第二大桥建竣启用 公众每月得花至少五百元

若槟城第二大桥建竣启用
公众每月得花至少五百元

作者/特约记者邓婉晴 Jun 10, 2008 04:00:48 pm


【本刊特约记者邓婉晴撰述】我国政府上周三宣布汽油涨价41%(柴油更高)后,时事评论员阿尼尔涅多(Anil Netto)估计,倘若槟城第二大桥建竣,使用这座新大桥的开车人士每月至少将花费马币五百元元。倘若住家或办公地点距离大桥超过十公里,每个月甚至得耗费至少马币八百元。


阿尼尔涅多在其部落格贴文,估算使用槟城第二大桥的开销如下:


· 大桥和邻近的道路约长24公里(距离海平面17公里)。

· 一般汽车缓慢行驶,每100公里平均消耗10公升汽油。

· 公路使用者平均上班五天,一个月大约工作22天。

· 目前油价是每公升马币2.70元。

· 从家里到大桥,及从大桥到工作地点,有另外10公里车程(单程)。

· 大道过路费,保守估计为全程马币十元(槟威大桥的长度只有第二大桥的一半,过路费是马币七元)。


根据以上估算算,粗略估计一个月的交通费用:24公里 X 2(来回双程)X 22天 = 1056公里


一个月内汽油的需求量是:1056公里 X 10公升(每100公里) = 105.6公升


105.6公里的路程所需费用为:105.6公里 X 马币2.70元(每公里) = 马币285.12元


再加入一个月所需的大道过路费:马币10元 X 22天 = 马币220元


因此,总共的费用是:汽油费马币285.12元 + 过路费马币220元 = 一个月约马币500元(若过路费更高,或工作六天,开销更高)


住更远付更多


这只是使用第二大桥的费用。


若再加上保守估计,从家里到大桥,以及从大桥到工作地点的10公里路程,计算如下:


10公里 X 2 (双程) X 22天 X 10公升(每100公里) X 马币2.70元(每公升) = 马币118.80元


加上约马币120元的车费,一个月的交通费就需要马币620元。


若油价在今年八月再次涨价,从每公升马币2.70元调高至每公升马币四元,将48%的涨幅纳入计算中:(马币285.12元 + 马币118.80元) X 48% = 马币193.88元(取马币200元)


这意味着人们需要每月花费超过马币800元使用第二大桥上下班。必须提醒的事,这只是保守的估计。若是较大型的车子,且一星期工作六天、住家或工作地点距离大桥超过10公里,人们的费用就会超过马币800元了。


阿尼尔涅多质疑道:“谁晓得第二大桥建好以后,油价会不会再涨呢?”


他提议政府槟威大桥旁增建公共巴士、电车、甚至是火车专用道,而渡轮服务也应大大提升及延长至24小时;“如果大家都能将车停放在家,而使用方便的公共交通,试想想我国的石油将能节省多少。”


反对第二大桥的十大理由


阿尼尔涅多是国内时事评论员,也是国民醒觉运动(Aliran Kesedaran Negara)执委。阿尼尔涅多曾在4月15日发表《十大理由说明槟城第二大桥不是个好主意》,提出反对槟城第二大桥的理由如下:


一、第二大桥将会导致槟岛交通更阻塞。


二、政府应致力改善公共交通,而不是花更多钱,让更多个人交通工具挤上公路。


三、在国际油价高涨之际,一条超过24公里的大桥收费无疑将更加重人民负担。若几年之后我国变成石油净输入国,石油的涨幅更是难以想象。


四、第二大桥的过路费已预计高过槟威大桥(初步公布马币9.40元),第二大桥预料比槟威大桥长两倍,一般人民实在难以应付高价的过路费和油费。


五、新桥的高昂过路费将连带提高槟威大桥的的过路费(从马币七元涨至马币9.40元,一触即通卡使用者的20%折扣可能取消)及船费,因为若槟威大桥和船费未调高,使用新桥的人数就会大大减少。


六、这也就意味着,尽管槟威大桥的修建费用早已回本了好几倍,槟威大桥的过路费将一直维持下去。


七、 在2007年7月,第二大桥的建筑费用估计是马币27亿元。到了2007年年底,建筑费用升至马币30亿元。2008年1月,有说是30亿至40亿元之 间。现在,已经到了马币43亿元。没有人知道当大桥建成时,所需费用是多少;但一位专家却说,截至现阶段的工程,新桥的建筑材料其实才少过马币10亿元。


八、有迹象显示,第二大桥的建筑影响了东南区的捕鱼业和拾蛤业。若大桥的修建将影响到生态导致海鲜产量的减少,那槟城的海鲜价格是否也将随之上涨?


九、政府用来建造大桥的钱,更应用来改善公共交通的素质及住宅区的设施,如公共健康设备及学校等。


十、建造这座大桥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增加的交通量及暖化问题是极其严重的。将会有多少原料如金属、混凝土、电线、电源和原料被消耗?


http://www2.merdekareview.com/news/n/6934.html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