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8, 2007

塞伯人 有感

阅读心得报告(二):《塞伯人》有感


阅毕课程六的塞伯人指定文献
——苏建华的《Cyborg、乌托邦:个人解放的骗局?!》与吴筱梅的《塞伯人》,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突然有《骇客任务》中Neo真正见到自己所处的世界的人,能够在一粒按钮按下后瞬间停顿静止时,为自己身边真的充斥着非真人的人而感到万分沮丧与挣扎之感。非真人?如果说塞伯人不是真的人,那我们又何以见得就是真人?当界限如同虚设,真假如何定义?


在阅读心得报告(一)中提到,人们之所以迷恋于虚拟社区,就是因为感受到网路与现实生活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人们在虚拟社区中得到想象真实,能够自由扮演任何角色,而网路中的角色通常都与现实生活分离甚至相悖。这是网路天空极度自由的发挥空间。然而随着网络互动性的一再加强,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网路与真实的界线逐渐消失,在网上购物会有真的货品出现在家门口,在爱情公寓参与征选游戏获胜能如愿见到偶像之后,除了产生前所未有的刺激感与兴奋、疯狂等情绪,同时其实也有一定程度的焦虑与怀疑。但是,人们选择忘记与忽略。


以往人与人之间责任的委托,都是因为我们对另一方信任的表现。但对于科技,即使心里不大信任,鉴于习惯、常例以及它的便利性,我们还是必须依赖它来完成一些科技才能做到的事。譬如从前的傻瓜相机乃至数码相机,人们依赖科技将美好的刹那留下成为永恒,供养科技其实也需要花费,但同时却无可避免也无可奈何地必须承受其可能发生的变数,例如菲林冲洗的珍贵照片曝光,或数码相机的照片记录拿不出来。科技耍脾气,人们却只有生闷气与穷着急的份儿。由此扩张,即使人们渐渐发觉,自己已经不能没有科技,同时发现科技的使用与操作法出现问题,却不知该如何解决。正如苏建华所说:对于现在科技的发展,大家积极地使用,并给予其崇高的地位,但当我们觉得有些不对劲时,却无能为力。最后四个字,铿锵有声地慑住了迷惘的心。


网际网络作为最新的传播媒介于世界崛起,电脑、复制人
……每一项发明都在在标示着科技传媒已迈向新的里程碑。少数科技专家研发出每一项功用奇大的科技,广大人类便使用并依赖它们。可当人们过于依附科技,又却缺乏思考赋予人工智慧的聪明科技给予我们的究竟有何不妥,而按其轨道而行,科技将渐渐支配人类的生活,乃至灵魂。是因为科技不断在快速演化,而人们却在原地踏步。


塞伯人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每天处理着网络给我们的大量垃圾与完好资讯;每天担心着扫毒器没有操作,电脑档案会因病毒入侵而遇害;情绪会随着网路那些不相识的人的言语心情而受波动。没有网路我们会焦虑,没有科技我们连抄书拼字也显得吃力。当连系统是时候更新,相识多年的朋友生日都须要电脑提醒,人们除了被动得只会跟着电脑建议或警告的指令执行任务外,角色的调换已是不变的事实。遗憾的是,变成科技奴隶的人们,大多不知道,当科技的智慧研发至情感与思维都与人类有过之而无不及时,人类作为上帝的子民,除了由母亲怀胎十月从子宫生出这点是塞伯人所无法做到之外,再无其他足以区别的本质特色。


21
世纪的小朋友玩线上游戏,有别于从前我们童年只有几个玩具,对游乐场的流连忘返,对每一次郊游及等待流动冰淇淋车的期待与兴奋。儿童电子游戏是千变万化却不具实体的。给我手机电脑,其余免谈的小孩,才是不折不扣地破碎的肉体”与“分散的主体”,将一切玩乐与享受的情绪,建立在虚幻的平面荧幕上,摸不到,更藏不深。真正的塞伯人或许还能被建构爱与疼,就像《人工智慧》里的大卫,但诸如以上的塞伯儿童,麻木的感知与早被限制,应该说从未开发的创意等原属于人的本能,将比被设定的赛伯人还不如。


我为自己出生在
80年代末而感到庆幸,一种无奈且感慨的庆幸。是我们见证了高科技时代底下网络世界的从无到有。小时候亲遥电话号码,存在脑中的号码仍未也不会忘记,却再也没有新的组号码置为终生记忆;小学家里只有傻瓜相机,电脑课使用Linux系统,绝对还不是Microsoft的年代;初中的diskette与拨号连线上网时代;许多外州的朋友也是到了学院才开始接触电脑。如果要说,我们往后的变化充其量也只是个半塞伯人吧!


可无论世界如何变迁,这一切都还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玩意儿。在看见《无米乐》的 老翁,用沾墨的毛笔,一字一句地记录着稻田生长情况的那一刻,我坚信,如果说我们都是塞伯人,或许我们已无法逃脱监控社会,但只要世界的资产阶级还存在, 这世纪的我们绝对还可以回到那只靠书信、报纸与单车的日子,问题只是在于我们愿不愿意放弃操控资讯同时被科技玩弄的先进社会,从这个
亦正亦邪”的后现代世纪中解脱。

完成于2007年7月21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