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望的何止危机处理
2014年3月10日 下午4点32分
如果没有国际媒体一开始就为马航的过往飞行良好纪录和两位机师持平背书,恐怕整起事件还会遭到更多倾向人为技术不当的质疑和谩骂。
归根究底,是我们对任何国家控制管理的机关,都已经彻底失去信心。所以我们宁愿一再刷新国际媒体的报道,宁愿对街边社的消息半信半疑,也不再相信所谓官方的确认等待会认真执行。
马航一开始就错失了让家属感到能信任与托付的机会和信誉资本,一旦信誉破产,要挽回与补救已经很难(倘若真有心补救)。而面对这种如今举世震惊的马来西亚政府彻底失败的危机处理、官僚作风、反应迟缓、太极管腔、草草结束,我们又如何不熟悉。
这次赤裸裸暴露在国际镁光灯下的,从公关灾难、安检漏洞、到专业人员缺乏训练,只不过是国人每天都在面对与承受的社会放大镜。只是这次流著泪大声呼喊却没人回应的,是外国人居多,而我们只能隔著海岸看著电视,对著新闻发布会上支支吾吾的负责人,无言以对。
国家放任交通意外事故
不禁在想,空难如果也算是交通意外的一种,遇难家属的心情其实是一样的。事实上比起陆路交通,飞行交通已是相对安全的,特别是对比起在世界陆路交通意外名列前茅的马来西亚。
空难的可怕在于一次性的伤亡涉猎人数与因素范围很广,但为何我们不曾群起愤概于国家多年来放任交通意外事故高居不下的问题?
公路意外也许涉及的多是私家车的个人驾驶操守等问题,飞机的客观与不确定因素则的是乘客无法控制与选择的;但国家在减低公路意外的动作上,从预先防范、执 法、制法、急救配备到事后处理,可有绩效的地真正加强过?而我们在每年近7000人的车祸死亡率面前,除了自保,又做过/能做何种举动?
无法不正视灾难与腐朽
这两天坐在电脑前为这场空难如此揪心彷徨生气的我们,究竟又是因为事件的渲染和发展如此触目惊心、接近而真实;还是因为那是马来西亚的航空公司所以因身份的认同而特别有同理心?
因为“自己国家”的飞机出了问题令“他国”的人受委屈和必须领教我国处理问题的方式,而感到难堪与蒙羞的成分,占了多少?
最后想说的是,自小因故经常来回新加坡,乘搭的不是夜铺火车就是马航班机。对她的记忆和经验是好的,空姐会特别换位子和给玩具。
从那个廉价航空及空中巴士还不普及的年代至今,在马航都不曾经历过在其他航空班机会发生的飞机飞不稳、降落地面还会跳起来的惊人技术或服务素质等问题。
毕业离开澳洲的那一天,也是乘搭的夜班马航因在起飞前发现有问题,而请乘客下机,延迟了4个小时最后取消。对她的情意结,既便是发现近几年机位变窄、机餐变得很廉价,有时还是会宁愿付贵一点的价钱,只为了机上选择颇多的新电影。
所以她的沦落在于人为管理不当,正如马来西亚的沦落主要还是政府无能、人民督导不足所致。
在庞大的灾难和腐朽的体制系统前,尽管如何躲藏逃避,我们都无法视而不见。马来西亚让人心寒与绝望的,又何止是危机处理、信誉与国安的问题而已。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56633
8.7k share, 4 tweets, 1 comment [websit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