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0, 2007

转载:请你给我三分钟

虽然很想自己写一篇文章来说明此事件,但自己的文字未必可以写得那么动人。因此借用了前FM”DJ子珊的一篇文章。
http://www.my.musicazoo.com/profiles/blog/show?id=759012:BlogPost:10838


如果你有三分钟。请读完这篇文字。如果你没有。请到以下网站。去做一个大人应该做的事。
http://www.thepetitionsite.com/2/help-save-the-seahorse


柔佛州依斯干达经济特区如火如荼展开。半公里之外的蒲莱河口有片红树林。红树林已经很老很老。且河口已经在2003年被列为国际湿地保留区。那是很多生物的家。包括濒临绝种的黄金海马(HIPPOCAMPUS KUDA)。但是这些发展几乎没有考虑过。这是它们的家。要把这里打造成石油化工和船业发展区域。


有善心人士出来喊话。希望收集五千个签名。或更多。来拯救这些无辜的海马。


每个小时有三种生物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每一天一百五十种;每年一千八百到五万五千种。我们甚至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过这些生物。它们就从食物链上绝种。


当然。这个事实并没有干扰你吃饭睡觉洗衣上班出来玩。但为什么每一座城市的繁华。都要别的生命去埋葬。同样都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凭什么我们可以决定别人的生存。


我知道。很难要大家将心比心。站在海马的立场想。天知道。一只海马到底怎么想。


但是。一只海马就从来不破坏别人的家。


Saving the Seahorses means saving the sea.
http://www.sosmalaysia.org/home.html

Read more!

转载:请你给我三分钟

虽然很想自己写一篇文章来说明此事件,但自己的文字未必可以写得那么动人。因此借用了前FM”DJ子珊的一篇文章。
http://www.my.musicazoo.com/profiles/blog/show?id=759012:BlogPost:10838


如果你有三分钟。请读完这篇文字。如果你没有。请到以下网站。去做一个大人应该做的事。
http://www.thepetitionsite.com/2/help-save-the-seahorse


柔佛州依斯干达经济特区如火如荼展开。半公里之外的蒲莱河口有片红树林。红树林已经很老很老。且河口已经在2003年被列为国际湿地保留区。那是很多生物的家。包括濒临绝种的黄金海马(HIPPOCAMPUS KUDA)。但是这些发展几乎没有考虑过。这是它们的家。要把这里打造成石油化工和船业发展区域。


有善心人士出来喊话。希望收集五千个签名。或更多。来拯救这些无辜的海马。


每个小时有三种生物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每一天一百五十种;每年一千八百到五万五千种。我们甚至从来不知道世界上有过这些生物。它们就从食物链上绝种。


当然。这个事实并没有干扰你吃饭睡觉洗衣上班出来玩。但为什么每一座城市的繁华。都要别的生命去埋葬。同样都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凭什么我们可以决定别人的生存。


我知道。很难要大家将心比心。站在海马的立场想。天知道。一只海马到底怎么想。


但是。一只海马就从来不破坏别人的家。


Saving the Seahorses means saving the sea.
http://www.sosmalaysia.org/home.html

Read more!

Saturday, September 8, 2007

塞伯人 有感

阅读心得报告(二):《塞伯人》有感


阅毕课程六的塞伯人指定文献
——苏建华的《Cyborg、乌托邦:个人解放的骗局?!》与吴筱梅的《塞伯人》,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突然有《骇客任务》中Neo真正见到自己所处的世界的人,能够在一粒按钮按下后瞬间停顿静止时,为自己身边真的充斥着非真人的人而感到万分沮丧与挣扎之感。非真人?如果说塞伯人不是真的人,那我们又何以见得就是真人?当界限如同虚设,真假如何定义?


在阅读心得报告(一)中提到,人们之所以迷恋于虚拟社区,就是因为感受到网路与现实生活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人们在虚拟社区中得到想象真实,能够自由扮演任何角色,而网路中的角色通常都与现实生活分离甚至相悖。这是网路天空极度自由的发挥空间。然而随着网络互动性的一再加强,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网路与真实的界线逐渐消失,在网上购物会有真的货品出现在家门口,在爱情公寓参与征选游戏获胜能如愿见到偶像之后,除了产生前所未有的刺激感与兴奋、疯狂等情绪,同时其实也有一定程度的焦虑与怀疑。但是,人们选择忘记与忽略。


以往人与人之间责任的委托,都是因为我们对另一方信任的表现。但对于科技,即使心里不大信任,鉴于习惯、常例以及它的便利性,我们还是必须依赖它来完成一些科技才能做到的事。譬如从前的傻瓜相机乃至数码相机,人们依赖科技将美好的刹那留下成为永恒,供养科技其实也需要花费,但同时却无可避免也无可奈何地必须承受其可能发生的变数,例如菲林冲洗的珍贵照片曝光,或数码相机的照片记录拿不出来。科技耍脾气,人们却只有生闷气与穷着急的份儿。由此扩张,即使人们渐渐发觉,自己已经不能没有科技,同时发现科技的使用与操作法出现问题,却不知该如何解决。正如苏建华所说:对于现在科技的发展,大家积极地使用,并给予其崇高的地位,但当我们觉得有些不对劲时,却无能为力。最后四个字,铿锵有声地慑住了迷惘的心。


网际网络作为最新的传播媒介于世界崛起,电脑、复制人
……每一项发明都在在标示着科技传媒已迈向新的里程碑。少数科技专家研发出每一项功用奇大的科技,广大人类便使用并依赖它们。可当人们过于依附科技,又却缺乏思考赋予人工智慧的聪明科技给予我们的究竟有何不妥,而按其轨道而行,科技将渐渐支配人类的生活,乃至灵魂。是因为科技不断在快速演化,而人们却在原地踏步。


塞伯人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每天处理着网络给我们的大量垃圾与完好资讯;每天担心着扫毒器没有操作,电脑档案会因病毒入侵而遇害;情绪会随着网路那些不相识的人的言语心情而受波动。没有网路我们会焦虑,没有科技我们连抄书拼字也显得吃力。当连系统是时候更新,相识多年的朋友生日都须要电脑提醒,人们除了被动得只会跟着电脑建议或警告的指令执行任务外,角色的调换已是不变的事实。遗憾的是,变成科技奴隶的人们,大多不知道,当科技的智慧研发至情感与思维都与人类有过之而无不及时,人类作为上帝的子民,除了由母亲怀胎十月从子宫生出这点是塞伯人所无法做到之外,再无其他足以区别的本质特色。


21
世纪的小朋友玩线上游戏,有别于从前我们童年只有几个玩具,对游乐场的流连忘返,对每一次郊游及等待流动冰淇淋车的期待与兴奋。儿童电子游戏是千变万化却不具实体的。给我手机电脑,其余免谈的小孩,才是不折不扣地破碎的肉体”与“分散的主体”,将一切玩乐与享受的情绪,建立在虚幻的平面荧幕上,摸不到,更藏不深。真正的塞伯人或许还能被建构爱与疼,就像《人工智慧》里的大卫,但诸如以上的塞伯儿童,麻木的感知与早被限制,应该说从未开发的创意等原属于人的本能,将比被设定的赛伯人还不如。


我为自己出生在
80年代末而感到庆幸,一种无奈且感慨的庆幸。是我们见证了高科技时代底下网络世界的从无到有。小时候亲遥电话号码,存在脑中的号码仍未也不会忘记,却再也没有新的组号码置为终生记忆;小学家里只有傻瓜相机,电脑课使用Linux系统,绝对还不是Microsoft的年代;初中的diskette与拨号连线上网时代;许多外州的朋友也是到了学院才开始接触电脑。如果要说,我们往后的变化充其量也只是个半塞伯人吧!


可无论世界如何变迁,这一切都还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玩意儿。在看见《无米乐》的 老翁,用沾墨的毛笔,一字一句地记录着稻田生长情况的那一刻,我坚信,如果说我们都是塞伯人,或许我们已无法逃脱监控社会,但只要世界的资产阶级还存在, 这世纪的我们绝对还可以回到那只靠书信、报纸与单车的日子,问题只是在于我们愿不愿意放弃操控资讯同时被科技玩弄的先进社会,从这个
亦正亦邪”的后现代世纪中解脱。

完成于2007年7月21日



Read more!

塞伯人 有感

阅读心得报告(二):《塞伯人》有感


阅毕课程六的塞伯人指定文献
——苏建华的《Cyborg、乌托邦:个人解放的骗局?!》与吴筱梅的《塞伯人》,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突然有《骇客任务》中Neo真正见到自己所处的世界的人,能够在一粒按钮按下后瞬间停顿静止时,为自己身边真的充斥着非真人的人而感到万分沮丧与挣扎之感。非真人?如果说塞伯人不是真的人,那我们又何以见得就是真人?当界限如同虚设,真假如何定义?


在阅读心得报告(一)中提到,人们之所以迷恋于虚拟社区,就是因为感受到网路与现实生活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人们在虚拟社区中得到想象真实,能够自由扮演任何角色,而网路中的角色通常都与现实生活分离甚至相悖。这是网路天空极度自由的发挥空间。然而随着网络互动性的一再加强,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网路与真实的界线逐渐消失,在网上购物会有真的货品出现在家门口,在爱情公寓参与征选游戏获胜能如愿见到偶像之后,除了产生前所未有的刺激感与兴奋、疯狂等情绪,同时其实也有一定程度的焦虑与怀疑。但是,人们选择忘记与忽略。


以往人与人之间责任的委托,都是因为我们对另一方信任的表现。但对于科技,即使心里不大信任,鉴于习惯、常例以及它的便利性,我们还是必须依赖它来完成一些科技才能做到的事。譬如从前的傻瓜相机乃至数码相机,人们依赖科技将美好的刹那留下成为永恒,供养科技其实也需要花费,但同时却无可避免也无可奈何地必须承受其可能发生的变数,例如菲林冲洗的珍贵照片曝光,或数码相机的照片记录拿不出来。科技耍脾气,人们却只有生闷气与穷着急的份儿。由此扩张,即使人们渐渐发觉,自己已经不能没有科技,同时发现科技的使用与操作法出现问题,却不知该如何解决。正如苏建华所说:对于现在科技的发展,大家积极地使用,并给予其崇高的地位,但当我们觉得有些不对劲时,却无能为力。最后四个字,铿锵有声地慑住了迷惘的心。


网际网络作为最新的传播媒介于世界崛起,电脑、复制人
……每一项发明都在在标示着科技传媒已迈向新的里程碑。少数科技专家研发出每一项功用奇大的科技,广大人类便使用并依赖它们。可当人们过于依附科技,又却缺乏思考赋予人工智慧的聪明科技给予我们的究竟有何不妥,而按其轨道而行,科技将渐渐支配人类的生活,乃至灵魂。是因为科技不断在快速演化,而人们却在原地踏步。


塞伯人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每天处理着网络给我们的大量垃圾与完好资讯;每天担心着扫毒器没有操作,电脑档案会因病毒入侵而遇害;情绪会随着网路那些不相识的人的言语心情而受波动。没有网路我们会焦虑,没有科技我们连抄书拼字也显得吃力。当连系统是时候更新,相识多年的朋友生日都须要电脑提醒,人们除了被动得只会跟着电脑建议或警告的指令执行任务外,角色的调换已是不变的事实。遗憾的是,变成科技奴隶的人们,大多不知道,当科技的智慧研发至情感与思维都与人类有过之而无不及时,人类作为上帝的子民,除了由母亲怀胎十月从子宫生出这点是塞伯人所无法做到之外,再无其他足以区别的本质特色。


21
世纪的小朋友玩线上游戏,有别于从前我们童年只有几个玩具,对游乐场的流连忘返,对每一次郊游及等待流动冰淇淋车的期待与兴奋。儿童电子游戏是千变万化却不具实体的。给我手机电脑,其余免谈的小孩,才是不折不扣地破碎的肉体”与“分散的主体”,将一切玩乐与享受的情绪,建立在虚幻的平面荧幕上,摸不到,更藏不深。真正的塞伯人或许还能被建构爱与疼,就像《人工智慧》里的大卫,但诸如以上的塞伯儿童,麻木的感知与早被限制,应该说从未开发的创意等原属于人的本能,将比被设定的赛伯人还不如。


我为自己出生在
80年代末而感到庆幸,一种无奈且感慨的庆幸。是我们见证了高科技时代底下网络世界的从无到有。小时候亲遥电话号码,存在脑中的号码仍未也不会忘记,却再也没有新的组号码置为终生记忆;小学家里只有傻瓜相机,电脑课使用Linux系统,绝对还不是Microsoft的年代;初中的diskette与拨号连线上网时代;许多外州的朋友也是到了学院才开始接触电脑。如果要说,我们往后的变化充其量也只是个半塞伯人吧!


可无论世界如何变迁,这一切都还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玩意儿。在看见《无米乐》的 老翁,用沾墨的毛笔,一字一句地记录着稻田生长情况的那一刻,我坚信,如果说我们都是塞伯人,或许我们已无法逃脱监控社会,但只要世界的资产阶级还存在, 这世纪的我们绝对还可以回到那只靠书信、报纸与单车的日子,问题只是在于我们愿不愿意放弃操控资讯同时被科技玩弄的先进社会,从这个
亦正亦邪”的后现代世纪中解脱。

完成于2007年7月21日



Read more!

虚拟社区 有感

这是上学期的资讯社会与传播科技课所写的阅读心得报告。因为这一科得了挺高分,也想到都是与网路课题有关,所以将它贴了上来。呵呵献丑了~


阅读心得报告(一):

《虚拟社区(一)之定义》与《虚拟社区(二)之认同与想象》有感


看了课程四的主题文章:吴筱玫的《网络社群研究(一)虚拟社区》、苏芬媛的《MUD之初探性研究》、陈仲伟的《重思网络社群》;以及课程五的主题文章:吴筱玫的《网络社群研究(三)身份认同》及曾武清的《读虚拟社群的集体记忆与仪式传播:一个关于“龙魂不灭”的初探性研究》,一共五篇文章,总算对这个已经与自身越来越不可分离的网络世界,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网络世界,是个虚拟空间。只是相对于社群或社区的组成,我个人却更偏向于认同陈仲伟所发明的“网路主题乐园团体”这个用词。很多时候,不太关注科技资讯的一群如我,都是在搜寻与查找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一个标题吸引,内容挺逗趣的网站或论坛,于是花点时间去浏览,了解里头的操作模式。如果一切都对感觉,最后决定发言或要拿取资源,才会注册成为会员。在此过程中,其实并没有特别在意社区/社群所具有的归属感、共同使命等等特点,只是单纯地想借用一个平台,索取或提供合乎主题的资讯。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每个社区的形成刚开始都是从没感情到感情建立,进而产生一个让人无法抽离的现实以外另一个世界。对我而言,那还是一个乐园,因为在那里,人们起码找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因人而异的个别元素,如自信、关怀(来自帖子内容、文字言语)、满足、充实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始终并不如个人内心的满足来得受重视。换句话说,即使一个人自一网络空间中得到他所缺乏的元素,也并不代表他就会因此而投入在那个空间内,更甚者会付出同等的感情予该世界。这种利益挂帅,个体倾向于只满足需求的本性,无疑限制了所谓网络社区现象的通顺发展。说穿了,因为人的自私,我始终觉得真正坦诚相对的空间,并不多,即使有也不全然可信。


或许这番言论不适用于曾武清的研究,即当人们对某一事物具有集体记忆时,情况便会有所不同。那是因为群体的凝聚力皆建立在一个共同的事物上,容易在同一事情上达成共鸣与共识。而且记忆是一种很强烈的追忆缅怀感,因此只要有人不断在同一空间,说着煽情的催人泪下的激动言语,藏在心底深处的那根弦,很容易就会被挑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壮情怀也会油然而生。在这方面,社群的形成是必然的,因为只有这一群人拥有同样想法与感触,在别的地方得不到抚慰的关爱表现。由此,可延伸出关于弱势团体或被边缘化的团体,如同性恋网等,大概会更具有凝聚力与社群元素。


以自身的经验,一个多人参与性质的论坛,刚开始会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提及,而抱着好奇之心一探究竟。然而,基于论坛的互动性质,课题内容甚至是回帖者的回应都会影响在那待下去的兴致。在参与讨论时,若发现回应者皆倾向于同一观点或立场,大部分持相反立场的意见皆变“隐形”,表示人们都避免在大家同一鼻孔出气时,坚持己见地当个反对党。这一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亚洲人的习性无差。同样,若发现回应者似乎都彼此相熟(当然熟悉只限于网络还是现实无从考究),外团体的心态也会自然产生,不敢胡乱发言,深怕会得到不好的对待(如围哄等)而坏了上论坛只为消遣的“雅兴”。


不过,相较于虚拟社群或乐园团体,让我较感兴趣的还是以沟通交谈为主的
chat roommsn, skype等。无论是台湾还是中国的统计皆显示,如今人们上网最常浏览的社区形式,占最高比例的都是MSN。研究者说这暗示了沟通形式的一种转变,但我想除此以外,聊天室能获得世界男女老少的垂青于喜爱,必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或许是其有一定的户口保护,任何欲闯进领域与人交谈之前,都必须先通过认可,这让户口持有者有挑选陌生聊天者的绝对主控权(这也算是一种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的控制欲吗?)。这种“私人聊天室”由于大部分皆为相识的朋友,因此即使只用文字不用麦克风,也很容易就会将情感投入进聊天室内。聊天室署名下的空位能让每个人随时写上心情小语,这也能让朋友籍着“看见”对方的心情,了解彼此的当下情绪或最新动向。虽然这是很遥远的默默关心,但这仍在某程度上让人保持着联系的关系。正如上线与离线显示,在深夜一遍一遍地浏览着聊天室页面,静静的小青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抚慰着寂寞难熬的通宵,让彼此都知道自己并非一个人。习惯了陪伴以后,当看见聊天室没人上线时,会有一股寂寞的情绪莫名而袭,为自己那么夜还在做事情而感到悲哀。虽然断线与收讯问题会造成误会;长时期习惯通过电脑与人沟通,会使人面对社交与交谈等成瘾问题;但这种既方便又有主控权的沟通联系方式,还是有其可取与方便之处。


如今这一套网路发展的虚拟空间既有模式,有人满意有人反抗,有人质疑有人评判,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人,都选择了沉默。是深怕一开口要求革命什么,那一片乐土就会消失吗?被动者于是等着,等着更完善的科技接引他们走向未来。都市人无论自愿还是非自愿,都已陷入科技的深阱。我们已经回不了过去,甚至不能允许也无法想象失去虚拟空间的世界会是如何。只要身份还能理清,大部分人都还是麻木习惯地生活在两个看似分离却有着极相似处的空间里。如果人们是因现实无法给予某方面的满足,才沉浸于虚拟空间,越沉迷的人将会越发不想在现实世界中努力实践美好,以至现实永远无法满足人们所追求的那部分。这种生生不息的循环,充分体现在虚拟网路上,对科技的应用又何尝不是呢?

文接阅读心得报告(二)

完成于 2007年7月19日

Read more!

虚拟社区 有感

这是上学期的资讯社会与传播科技课所写的阅读心得报告。因为这一科得了挺高分,也想到都是与网路课题有关,所以将它贴了上来。呵呵献丑了~


阅读心得报告(一):

《虚拟社区(一)之定义》与《虚拟社区(二)之认同与想象》有感


看了课程四的主题文章:吴筱玫的《网络社群研究(一)虚拟社区》、苏芬媛的《MUD之初探性研究》、陈仲伟的《重思网络社群》;以及课程五的主题文章:吴筱玫的《网络社群研究(三)身份认同》及曾武清的《读虚拟社群的集体记忆与仪式传播:一个关于“龙魂不灭”的初探性研究》,一共五篇文章,总算对这个已经与自身越来越不可分离的网络世界,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网络世界,是个虚拟空间。只是相对于社群或社区的组成,我个人却更偏向于认同陈仲伟所发明的“网路主题乐园团体”这个用词。很多时候,不太关注科技资讯的一群如我,都是在搜寻与查找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一个标题吸引,内容挺逗趣的网站或论坛,于是花点时间去浏览,了解里头的操作模式。如果一切都对感觉,最后决定发言或要拿取资源,才会注册成为会员。在此过程中,其实并没有特别在意社区/社群所具有的归属感、共同使命等等特点,只是单纯地想借用一个平台,索取或提供合乎主题的资讯。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每个社区的形成刚开始都是从没感情到感情建立,进而产生一个让人无法抽离的现实以外另一个世界。对我而言,那还是一个乐园,因为在那里,人们起码找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因人而异的个别元素,如自信、关怀(来自帖子内容、文字言语)、满足、充实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始终并不如个人内心的满足来得受重视。换句话说,即使一个人自一网络空间中得到他所缺乏的元素,也并不代表他就会因此而投入在那个空间内,更甚者会付出同等的感情予该世界。这种利益挂帅,个体倾向于只满足需求的本性,无疑限制了所谓网络社区现象的通顺发展。说穿了,因为人的自私,我始终觉得真正坦诚相对的空间,并不多,即使有也不全然可信。


或许这番言论不适用于曾武清的研究,即当人们对某一事物具有集体记忆时,情况便会有所不同。那是因为群体的凝聚力皆建立在一个共同的事物上,容易在同一事情上达成共鸣与共识。而且记忆是一种很强烈的追忆缅怀感,因此只要有人不断在同一空间,说着煽情的催人泪下的激动言语,藏在心底深处的那根弦,很容易就会被挑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壮情怀也会油然而生。在这方面,社群的形成是必然的,因为只有这一群人拥有同样想法与感触,在别的地方得不到抚慰的关爱表现。由此,可延伸出关于弱势团体或被边缘化的团体,如同性恋网等,大概会更具有凝聚力与社群元素。


以自身的经验,一个多人参与性质的论坛,刚开始会因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提及,而抱着好奇之心一探究竟。然而,基于论坛的互动性质,课题内容甚至是回帖者的回应都会影响在那待下去的兴致。在参与讨论时,若发现回应者皆倾向于同一观点或立场,大部分持相反立场的意见皆变“隐形”,表示人们都避免在大家同一鼻孔出气时,坚持己见地当个反对党。这一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亚洲人的习性无差。同样,若发现回应者似乎都彼此相熟(当然熟悉只限于网络还是现实无从考究),外团体的心态也会自然产生,不敢胡乱发言,深怕会得到不好的对待(如围哄等)而坏了上论坛只为消遣的“雅兴”。


不过,相较于虚拟社群或乐园团体,让我较感兴趣的还是以沟通交谈为主的
chat roommsn, skype等。无论是台湾还是中国的统计皆显示,如今人们上网最常浏览的社区形式,占最高比例的都是MSN。研究者说这暗示了沟通形式的一种转变,但我想除此以外,聊天室能获得世界男女老少的垂青于喜爱,必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或许是其有一定的户口保护,任何欲闯进领域与人交谈之前,都必须先通过认可,这让户口持有者有挑选陌生聊天者的绝对主控权(这也算是一种现实社会中无法实现的控制欲吗?)。这种“私人聊天室”由于大部分皆为相识的朋友,因此即使只用文字不用麦克风,也很容易就会将情感投入进聊天室内。聊天室署名下的空位能让每个人随时写上心情小语,这也能让朋友籍着“看见”对方的心情,了解彼此的当下情绪或最新动向。虽然这是很遥远的默默关心,但这仍在某程度上让人保持着联系的关系。正如上线与离线显示,在深夜一遍一遍地浏览着聊天室页面,静静的小青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抚慰着寂寞难熬的通宵,让彼此都知道自己并非一个人。习惯了陪伴以后,当看见聊天室没人上线时,会有一股寂寞的情绪莫名而袭,为自己那么夜还在做事情而感到悲哀。虽然断线与收讯问题会造成误会;长时期习惯通过电脑与人沟通,会使人面对社交与交谈等成瘾问题;但这种既方便又有主控权的沟通联系方式,还是有其可取与方便之处。


如今这一套网路发展的虚拟空间既有模式,有人满意有人反抗,有人质疑有人评判,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人,都选择了沉默。是深怕一开口要求革命什么,那一片乐土就会消失吗?被动者于是等着,等着更完善的科技接引他们走向未来。都市人无论自愿还是非自愿,都已陷入科技的深阱。我们已经回不了过去,甚至不能允许也无法想象失去虚拟空间的世界会是如何。只要身份还能理清,大部分人都还是麻木习惯地生活在两个看似分离却有着极相似处的空间里。如果人们是因现实无法给予某方面的满足,才沉浸于虚拟空间,越沉迷的人将会越发不想在现实世界中努力实践美好,以至现实永远无法满足人们所追求的那部分。这种生生不息的循环,充分体现在虚拟网路上,对科技的应用又何尝不是呢?

文接阅读心得报告(二)

完成于 2007年7月19日

Read more!

Friday, September 7, 2007

明志的歌曲,明智的国家

黄明志事件演变到现在,相信是有心炒作人士以的外任何人没有。记得第一次认识这个人,是从姐姐给的youtube link听他的《麻坡的华语》(算来我也挺up-to-date的,从他第一首唱红的歌开始就不时有跟进他的消息 =P,到后来的Kawan-kawanku,和这Negarakuku。那时正值学期假期,我上学期的网络新闻组老师在skype敲我,问我有听过这首歌吗,我说没有,他就寄了Media Player我,还加了一句,听完后想想能用什么法令抓他。哈哈,现在回想起来老师也挺神的嘛,能够猜到这是大马“高层”所不能容忍的尺度啊~


从黄明志的歌声看大马民声

第一次听完了整首歌曲,只感到内心无比激昂慨忿,最后有关华人的那部分,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已。从一开始,就觉得整首歌问题不大。因为在歌曲内感觉到的,真的是爱之深,则之切的感受因为在乎,所以唠叨。因为觉得还可以救,所以提高了声量。大概很多人不明白,当哀莫大于心死,是不会有人站出来说话的。黄明志只是原原本本地,唱出了自己,以及部分的心声,反映了部分的事实。他的勇敢,他的坦白,却很显然地只得到部分人的肯定与支持,而这部分人绝大多数是平民华人百姓,从词中有所共鸣的百姓。而曾经高喊想听、要听,鼓励国人说真话的政府高官,即便得知这首歌曲得到了部分国民的肯定,却非但选择掩耳不听里头的真话,还想尽办法揪出破绽要致原创者于死地。



我不知道首先在马来报章撰写一篇内容充斥着责备、负面及煽动情绪字眼的评论,在那之前是否已经真正看过整首歌曲的翻译,用他懂得的语言。我更无从得知,那些知道这件事以后,张牙舞爪严声厉语责备辱骂黄明志,甚至扬言对其不利的马来同胞,究竟是因为黄明志的歌词冒犯了他们崇高的宗教信仰,还是因为说了不能说的事实,触着了伤口与一直竭尽所能掩盖的溃烂之处,才显得如此慌张,进而围剿,声讨,谩骂,动怒。如果是前者,我只能说,在毫无证实新闻原的真实度的情况下,就选择以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方式去伤害一个原作者的人,不但反映出我国教育的悲哀,更凸显了人民求证新闻的技能与醒觉度已经到达了一个令人忧心的程度。而如果黄明志事件在群众当中有如此大的漩波,是因为后者的话。。只能由衷地说:真像,永远是最残酷的语言。



大马的创作尺度

根据我在google搜索的Compose,也就是创作的英语的意思, The Free Dictionary在音乐创作上的字面解释为:An artistic form of auditory communication incorporating instrumental or vocal tones in a structured and continuous manner.
(
摘自: 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compose )


又是艺术呢?谁都知道,艺术可以是天马行空的,在艺术的天空,是没有规则没有规范的。人人都有发言、创作的自由与权力,当然那是建立在不伤害别的人、事、物并造成困扰的前提上。或许黄明志在歌曲内形容马来友族的用词,听在一些虔诚的回教徒耳里(当然他们真正听过吗是一个很值得质疑的问题),会显得有些刺耳。但是那仅限于一个创作人的思想感觉而已。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与禁忌。就像如果一个人说他闻到鸡饭味就像闻到大便味,视鸡饭如命的人,大概也只会选择永远不跟她一起吃鸡饭,而不会要杀害他全家!


很多人说,错就错在他利用了国歌贯穿整支歌曲,还有2007大马观光年的宣传短片,但凭心而论,你会相信如果他没有用这两个元素穿插歌曲,就绝对不会得到围剿成为话题人物吗?



部长们的幽默感去了哪里?


今年5月,国阵两名巫统议员莫哈末赛益(左图)以及邦莫达右图),水一事时,讥讽民主行动党华都牙也区国会议员冯宝君“每月都会bocor次”的侮辱性言论,而引起举国哗然。面对各方代表的声讨与谴责,当时我国尊贵的副首相纳吉说:“如果以幽默的角度来看待,或者是比较有幽默感,可能就不会演变成一项争论性的课题”,企图利用二度伤害的亏损方式,来淡化自己种族的国会议员缺乏教养,发表侮辱女性尊严的言论而引起的风波。


事情如预料中一样,在各大媒体销声匿迹的报道下,人民议题得不到延伸与扩展,最终不了了之地落幕。如今时间过了三个月,首先将黄明志的歌曲搬上政治舞台的是位华人政要。继续炒作声声谴责的是各位达官显要。谴责的内容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建议的惩罚方式更是多不胜数。


很想说,如果连性别上的差异与生理机能都能在商讨国家大事的国会上被嘲笑,而秉事者最后非但毫发无伤地继续当他的国会议员,还能得到副首相的庇护,发出更滑稽的言论,那么黄明志到底算哪根葱?区区一个市井小民,竟然还需要惊动到最高领导层,要首相亲自查办,要扬名到国际新闻?我们国家部长们的幽默感,此时此刻去了哪里?笑看这件事不就行了吗?到底是谁在别有目的地借机炒作?



白色恐怖与寒蝉效应


黄明志的歌曲走红之后,我国政要不止一个,也不止一次,发表要对付网络客的言论。穿了,这种想将脚伸进我们最后一片自由领土——网络空的企图心,就是利用抓到把柄时,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地进行。褫夺公民权、监禁、引用煽动法令等等对付方法,在现阶段一个也还没真正使用,但是所制造的白色恐怖,对于我国在网路上发表对抗性言论的网民而言,绝对会有阻吓与消声的作用。当更多的人,因为害怕成为第二个黄明志,而渐渐将自己在网路上的胆量缩小时,寒蝉效应便正中政府下怀。



然而,要在面对政府与家人困扰,以及乘一时之快在网路说真心话,两者之间作选择,对于大部分网民来说,答案是肯定而显然的。这当然是政府所梦寐以求的,事实上也是整个世界的趋势所在。年轻的一代,都越来越讨厌政治,越来越不关心自己以外的事物,到底是哪一方须付上责任,也许当局者并不清楚,但我想,拥有疮疤,或者为了掩盖一个谎言真相,而“不得不”利用无数的谎言来掩饰的那一方,肯定喜见除了他们以外的人,都是沉默的螺旋。就像《一九八四》那个“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单纯世界。


只是,抗斗者,是打不死的。终有一天,谎言会揭穿,一切一切的空洞,会一览无遗地暴露在白光底下。在那一天来临之前,要选择继续当鸵鸟,还是尝试深切反省并改变,任君选择。不过,自古的国盛繁荣,都是因为有励精图治、开言盛听的统治君主。反之,一个又一个的王朝走向灭亡,皆因国内贪污腐败、民不聊生,统领阶级只顾自己享受不理民间疾苦,最终导致国家没落,瓦解。我亲爱的马来西亚,你真的要走到这个地步吗?

Read more!

明志的歌曲,明智的国家

黄明志事件演变到现在,相信是有心炒作人士以的外任何人没有。记得第一次认识这个人,是从姐姐给的youtube link听他的《麻坡的华语》(算来我也挺up-to-date的,从他第一首唱红的歌开始就不时有跟进他的消息 =P,到后来的Kawan-kawanku,和这Negarakuku。那时正值学期假期,我上学期的网络新闻组老师在skype敲我,问我有听过这首歌吗,我说没有,他就寄了Media Player我,还加了一句,听完后想想能用什么法令抓他。哈哈,现在回想起来老师也挺神的嘛,能够猜到这是大马“高层”所不能容忍的尺度啊~


从黄明志的歌声看大马民声

第一次听完了整首歌曲,只感到内心无比激昂慨忿,最后有关华人的那部分,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已。从一开始,就觉得整首歌问题不大。因为在歌曲内感觉到的,真的是爱之深,则之切的感受因为在乎,所以唠叨。因为觉得还可以救,所以提高了声量。大概很多人不明白,当哀莫大于心死,是不会有人站出来说话的。黄明志只是原原本本地,唱出了自己,以及部分的心声,反映了部分的事实。他的勇敢,他的坦白,却很显然地只得到部分人的肯定与支持,而这部分人绝大多数是平民华人百姓,从词中有所共鸣的百姓。而曾经高喊想听、要听,鼓励国人说真话的政府高官,即便得知这首歌曲得到了部分国民的肯定,却非但选择掩耳不听里头的真话,还想尽办法揪出破绽要致原创者于死地。



我不知道首先在马来报章撰写一篇内容充斥着责备、负面及煽动情绪字眼的评论,在那之前是否已经真正看过整首歌曲的翻译,用他懂得的语言。我更无从得知,那些知道这件事以后,张牙舞爪严声厉语责备辱骂黄明志,甚至扬言对其不利的马来同胞,究竟是因为黄明志的歌词冒犯了他们崇高的宗教信仰,还是因为说了不能说的事实,触着了伤口与一直竭尽所能掩盖的溃烂之处,才显得如此慌张,进而围剿,声讨,谩骂,动怒。如果是前者,我只能说,在毫无证实新闻原的真实度的情况下,就选择以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方式去伤害一个原作者的人,不但反映出我国教育的悲哀,更凸显了人民求证新闻的技能与醒觉度已经到达了一个令人忧心的程度。而如果黄明志事件在群众当中有如此大的漩波,是因为后者的话。。只能由衷地说:真像,永远是最残酷的语言。



大马的创作尺度

根据我在google搜索的Compose,也就是创作的英语的意思, The Free Dictionary在音乐创作上的字面解释为:An artistic form of auditory communication incorporating instrumental or vocal tones in a structured and continuous manner.
(
摘自: 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compose )


又是艺术呢?谁都知道,艺术可以是天马行空的,在艺术的天空,是没有规则没有规范的。人人都有发言、创作的自由与权力,当然那是建立在不伤害别的人、事、物并造成困扰的前提上。或许黄明志在歌曲内形容马来友族的用词,听在一些虔诚的回教徒耳里(当然他们真正听过吗是一个很值得质疑的问题),会显得有些刺耳。但是那仅限于一个创作人的思想感觉而已。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与禁忌。就像如果一个人说他闻到鸡饭味就像闻到大便味,视鸡饭如命的人,大概也只会选择永远不跟她一起吃鸡饭,而不会要杀害他全家!


很多人说,错就错在他利用了国歌贯穿整支歌曲,还有2007大马观光年的宣传短片,但凭心而论,你会相信如果他没有用这两个元素穿插歌曲,就绝对不会得到围剿成为话题人物吗?



部长们的幽默感去了哪里?


今年5月,国阵两名巫统议员莫哈末赛益(左图)以及邦莫达右图),水一事时,讥讽民主行动党华都牙也区国会议员冯宝君“每月都会bocor次”的侮辱性言论,而引起举国哗然。面对各方代表的声讨与谴责,当时我国尊贵的副首相纳吉说:“如果以幽默的角度来看待,或者是比较有幽默感,可能就不会演变成一项争论性的课题”,企图利用二度伤害的亏损方式,来淡化自己种族的国会议员缺乏教养,发表侮辱女性尊严的言论而引起的风波。


事情如预料中一样,在各大媒体销声匿迹的报道下,人民议题得不到延伸与扩展,最终不了了之地落幕。如今时间过了三个月,首先将黄明志的歌曲搬上政治舞台的是位华人政要。继续炒作声声谴责的是各位达官显要。谴责的内容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建议的惩罚方式更是多不胜数。


很想说,如果连性别上的差异与生理机能都能在商讨国家大事的国会上被嘲笑,而秉事者最后非但毫发无伤地继续当他的国会议员,还能得到副首相的庇护,发出更滑稽的言论,那么黄明志到底算哪根葱?区区一个市井小民,竟然还需要惊动到最高领导层,要首相亲自查办,要扬名到国际新闻?我们国家部长们的幽默感,此时此刻去了哪里?笑看这件事不就行了吗?到底是谁在别有目的地借机炒作?



白色恐怖与寒蝉效应


黄明志的歌曲走红之后,我国政要不止一个,也不止一次,发表要对付网络客的言论。穿了,这种想将脚伸进我们最后一片自由领土——网络空的企图心,就是利用抓到把柄时,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地进行。褫夺公民权、监禁、引用煽动法令等等对付方法,在现阶段一个也还没真正使用,但是所制造的白色恐怖,对于我国在网路上发表对抗性言论的网民而言,绝对会有阻吓与消声的作用。当更多的人,因为害怕成为第二个黄明志,而渐渐将自己在网路上的胆量缩小时,寒蝉效应便正中政府下怀。



然而,要在面对政府与家人困扰,以及乘一时之快在网路说真心话,两者之间作选择,对于大部分网民来说,答案是肯定而显然的。这当然是政府所梦寐以求的,事实上也是整个世界的趋势所在。年轻的一代,都越来越讨厌政治,越来越不关心自己以外的事物,到底是哪一方须付上责任,也许当局者并不清楚,但我想,拥有疮疤,或者为了掩盖一个谎言真相,而“不得不”利用无数的谎言来掩饰的那一方,肯定喜见除了他们以外的人,都是沉默的螺旋。就像《一九八四》那个“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单纯世界。


只是,抗斗者,是打不死的。终有一天,谎言会揭穿,一切一切的空洞,会一览无遗地暴露在白光底下。在那一天来临之前,要选择继续当鸵鸟,还是尝试深切反省并改变,任君选择。不过,自古的国盛繁荣,都是因为有励精图治、开言盛听的统治君主。反之,一个又一个的王朝走向灭亡,皆因国内贪污腐败、民不聊生,统领阶级只顾自己享受不理民间疾苦,最终导致国家没落,瓦解。我亲爱的马来西亚,你真的要走到这个地步吗?

Read more!

Wednesday, September 5, 2007

~开张大吉~

唉唉,看看朋友的搏客,都是从8月18日开始贴日志。可怜自己当时在班上也与大家一起开了个新家,第二个星期也仍进到家园。奈何在第三周想回家,却如何也找不到那个家!!还好还没投入太多的心思在那,否则真有种“骨肉分离”的感觉。哈哈,好像用错词了。甭管,反正后来经过再三思量,决定放弃找回之前的小搏客,开张一个新的窝。注册设定起名,要与宿舍网速搏斗,还要想个满意的名字,就想为自己的孩子名一样慎重,战兢。


终于取了,名为还休阁。何解?且先鉴赏一首 南宋辛弃疾的《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一首词,是辛弃疾被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1181年—1192年)。他常闲游于博山道中,风景如画,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 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把一首短短的词,写得曲折多变,娓娓动人,高度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


词的上片,着重描写看书的少年时代:那时风华正茂而涉世不深,乐观自信但想法单纯,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之后,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思想单纯,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意思是说,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 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起到了“中间枢扭”的作用,由此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使只有四句话的上片,表达了一个很完整的意思。


古人登临多慨,如王粲《登楼赋》云:“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杜甫《登楼》云:“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这些名篇都将登临 与“愁”字联在一起。中年以后的辛弃疾就有“怕上层楼”之句(《祝英台近. 晚春》)。而他在少年时代“爱上层楼”,是想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的 “愁情”。无愁而登楼觅愁,勉强诉说一通愁情,连自己也感到有点别扭。作者描述自己思想上这一矛盾现象,提示了内心深处微妙的感情活动,非常真实地写出了 他少年时代的精神面貌。


词的下片,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的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再看下面“欲说”两句,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为呼应。“欲说还休”,也见于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离愁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词中的“欲说还休”已经是对“愁”字的一种概括,辛弃疾用它来表示自己愁闷已极,隐含着作者从“多少事”中激发起来的无限感慨,就很能反映出他饱经忧患的心理特征。


同上片的叠句一样,这两句“欲说还休”也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所谓忧喜相寻,乐极生悲,处在十分复杂的矛盾转化状态中。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表面上看,愁与秋似不相关,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色入心即为愁。同时,与登楼说愁一样,古人甚多悲秋之作;“悲哉,秋之为气也”。(楚辞. 九辨》)因此,“天凉好个秋”,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深沉含蓄,细细体味,真是愁绝!辛弃疾之善于抒情达意,于此可见出一斑。


(资料摘录自:
艺术教育网 http://366.nyist.net/366wenxue/temp/xx.php?id=663




我虽然没有经历过辛大词人那时代的悲哀与无奈,却对如今的现实社会有一定的感慨。纵然还不到他中年时候的“识尽愁滋味”,但有时还是有“多少事欲说还休”之感。很多事情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感觉心坎在紧缩,脑袋在嘶喊。然作为平凡的年轻人,并非不想关心社会,只是即使平反呐喊也已知道结局后果。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


只是如果,手握的笔是把锋利的剑,那有形的字,多少也能传达盘旋在脑海中的声音。人本矛盾,在对世界还抱有些许希望之际,还让我在这里撒野畅言,为和平之声作出微弱贡献~~




~~仅以此为序,祝小女新搏客开张大吉~~
Read more!

~开张大吉~

唉唉,看看朋友的搏客,都是从8月18日开始贴日志。可怜自己当时在班上也与大家一起开了个新家,第二个星期也仍进到家园。奈何在第三周想回家,却如何也找不到那个家!!还好还没投入太多的心思在那,否则真有种“骨肉分离”的感觉。哈哈,好像用错词了。甭管,反正后来经过再三思量,决定放弃找回之前的小搏客,开张一个新的窝。注册设定起名,要与宿舍网速搏斗,还要想个满意的名字,就想为自己的孩子名一样慎重,战兢。


终于取了,名为还休阁。何解?且先鉴赏一首 南宋辛弃疾的《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一首词,是辛弃疾被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1181年—1192年)。他常闲游于博山道中,风景如画,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 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把一首短短的词,写得曲折多变,娓娓动人,高度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


词的上片,着重描写看书的少年时代:那时风华正茂而涉世不深,乐观自信但想法单纯,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之后,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思想单纯,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意思是说,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 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起到了“中间枢扭”的作用,由此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使只有四句话的上片,表达了一个很完整的意思。


古人登临多慨,如王粲《登楼赋》云:“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杜甫《登楼》云:“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这些名篇都将登临 与“愁”字联在一起。中年以后的辛弃疾就有“怕上层楼”之句(《祝英台近. 晚春》)。而他在少年时代“爱上层楼”,是想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的 “愁情”。无愁而登楼觅愁,勉强诉说一通愁情,连自己也感到有点别扭。作者描述自己思想上这一矛盾现象,提示了内心深处微妙的感情活动,非常真实地写出了 他少年时代的精神面貌。


词的下片,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的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


再看下面“欲说”两句,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为呼应。“欲说还休”,也见于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离愁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词中的“欲说还休”已经是对“愁”字的一种概括,辛弃疾用它来表示自己愁闷已极,隐含着作者从“多少事”中激发起来的无限感慨,就很能反映出他饱经忧患的心理特征。


同上片的叠句一样,这两句“欲说还休”也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所谓忧喜相寻,乐极生悲,处在十分复杂的矛盾转化状态中。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表面上看,愁与秋似不相关,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色入心即为愁。同时,与登楼说愁一样,古人甚多悲秋之作;“悲哉,秋之为气也”。(楚辞. 九辨》)因此,“天凉好个秋”,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深沉含蓄,细细体味,真是愁绝!辛弃疾之善于抒情达意,于此可见出一斑。


(资料摘录自:
艺术教育网 http://366.nyist.net/366wenxue/temp/xx.php?id=663




我虽然没有经历过辛大词人那时代的悲哀与无奈,却对如今的现实社会有一定的感慨。纵然还不到他中年时候的“识尽愁滋味”,但有时还是有“多少事欲说还休”之感。很多事情看在眼里,听在耳里,感觉心坎在紧缩,脑袋在嘶喊。然作为平凡的年轻人,并非不想关心社会,只是即使平反呐喊也已知道结局后果。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


只是如果,手握的笔是把锋利的剑,那有形的字,多少也能传达盘旋在脑海中的声音。人本矛盾,在对世界还抱有些许希望之际,还让我在这里撒野畅言,为和平之声作出微弱贡献~~




~~仅以此为序,祝小女新搏客开张大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