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 2016

【街報-意識(口述)影像】盲人如何看电影?



20160331

打从上个月看到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册子上被其中两页毫不显眼的“口述影像电影欣赏会”吸引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还好还是坚持跑一趟,去体验专门给视障朋友放映的其中一部电影。

电影自默片时代以来,一直都是以视觉影像为主的技术与娱乐。有声电影在20世纪初开始流行时,还曾掀起巨浪与争议。因此电影以“观看”为主,毫无悬念也理所当然。但如今,进电影院看电影虽然几乎已成城市人不可或缺的主要消费娱乐之一,我们却很容易就忘了,也看不见社会还有很多人没有相同的消费权利。

香港盲人辅导会自2009年开始主办口述影像电影欣赏会,让视障的朋友也能通过口述的方式“听”电影。这是他们第一次与国际电影节合作,希望能让更多人看见这样的努力和理念。我很庆幸他们这么做,要不然自己也没办法得到这样的讯息。这真是一个奇特的经历。

口述电影共有四部,都在这个星期,今天播放的是一直没机会看的《华丽上班族》。口述影像团队在电影开始前,就做了简单的电影介绍和提示,由于这是一部中港合拍片,虽是广东话对白,但当中14首歌曲皆以普通话演绎。团队表示,会选这部电影的原因,除了因为票房高、评语好以外,也是为了向高难度挑战!在映后座谈的环节,也有视障朋友分享说他们很少有机会能接触歌舞片,因此很感谢这场的选戏。

一部119分钟的电影,是如何“再配音”的呢?首先需要口述影像撰稿员、审稿员、以及负责口述的影像员,三人密切合作,将电影再次重写。两小时的电影,制作、练习、彩排的时间几乎长达100小时(未知是否粗略估计亦或真实计算)。据开场前的介绍以及后来网络查询得知,这一场的口述影象工作者(郑秀娴、李敏及司勳),本身也是创作人及电台DJ。电影一开场,我就立即明白,由创作人来写口述稿是有其必要,因为基本上叙述的并非故事本身,而是一切以视觉呈现的语言效果啊!

由于坐在第二排,银幕的压迫感无所逃逸,一开始想着,也罢,干脆就闭上眼睛,把自己投入到视障者的位置去尝试感受他们的感应。然而,眼睛却一直舍不得闭上。现场演绎的口述,以大量却精简的形容词来描述场景、衣装、神态、甚至交代下一个画面的场景,比视觉效果更快;与此同时,又因为不能与对白同时进行,而必须在对白的空隙,也就是电影主要以视觉来呈现的时段,来快速讲解。换句话说,口述需要跟对白抢时间,在不打乱节奏的叙事空间里,加入自己编译的第三条叙事(电影叙事为一、对白叙事为二)。因此,对能看能听的人来说,这是一场双倍与多重的感官刺激,满得没有喘息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口述员的声音也非常轻快好听,让人感到舒服(这大概是旁述人员的基本需求吧),同时也须因电影的情节而高低起伏,说是彩排了无数次,确实能理解。

口述影像:另一种叙事的可能

电影一开场时,听到口述员的声音不间断出现,听到后座的朋友默默跟隔壁的朋友喊着“救命啊!我看到啊!”不禁莞尔。我们的确是对电影院里应该会出现的画面和声音铺陈太过熟悉,以至于当主角出现,还听到有人在加注“张总出现,穿着红色大衣、左手挽公文包、六寸高跟鞋、自信从容”(此为例句编造)时,会觉得很突兀与无谓。但口述影像的用意,正正是想将这种感官的体验,也与视障者同步分享。我甚至觉得,如果口述写说得够精彩,视障者透过听见的故事而想象出来的世界和画面,甚至会超越我们被视觉框设住的认知。

叙事,是敞开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近来频频接触的面向和体会。过于习惯某一种特定的叙事方式,或用自己已知、非常熟悉的知识系统去看事情,往往会框制自己认识和体验到其他的可能性。这个五光十色的消费都市,看似已“发展”得淋漓尽致;但那些建构出来的便利、光辉、美丽,是否只属于某一些人,并且从一开始就将另一部份的人排除在外?视障朋友有没有可能自己来看一场电影?下电梯的时候,看见一个视障者笔直站在电梯口,等着人下来带他一起走。我们的商场空间除了以极少的休息椅来鼓励购物以外,能否提供更多设施让这些只能用触摸来行动的人,也有立足的空间?

盲人辅导会的负责人经理Emily发言时说,她希望香港的电影院能在技术上更进步,有一天能让视障人士只要在柜台要一个听筒,就能在一般的电影场次,也能得到口述影像服务,而不用像现在那样,需要全场开麦一起聆听。

开场前到楼下洗手间,听见阿姨跟进来的商场职员聊天,说今天有好些身残人士来看电影呢。职员说,应该是社区活动吧。阿姨回答,这样也几好,多点出来走动,心情也好一些。

主办单位在每场反映之后也设有座谈,让观众发言交流,非常重视受众(服务对象)的感受和能够改进的空间。不禁为这样的努力,这样的谅解而深感鼓舞。社会的进步,应该是所有人类一起进步,而不只是一部分的人,在自诩进步。





Read more!

【街報-意識(口述)影像】盲人如何看电影?



20160331

打从上个月看到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册子上被其中两页毫不显眼的“口述影像电影欣赏会”吸引之后,就一直念念不忘。还好还是坚持跑一趟,去体验专门给视障朋友放映的其中一部电影。

电影自默片时代以来,一直都是以视觉影像为主的技术与娱乐。有声电影在20世纪初开始流行时,还曾掀起巨浪与争议。因此电影以“观看”为主,毫无悬念也理所当然。但如今,进电影院看电影虽然几乎已成城市人不可或缺的主要消费娱乐之一,我们却很容易就忘了,也看不见社会还有很多人没有相同的消费权利。

香港盲人辅导会自2009年开始主办口述影像电影欣赏会,让视障的朋友也能通过口述的方式“听”电影。这是他们第一次与国际电影节合作,希望能让更多人看见这样的努力和理念。我很庆幸他们这么做,要不然自己也没办法得到这样的讯息。这真是一个奇特的经历。

口述电影共有四部,都在这个星期,今天播放的是一直没机会看的《华丽上班族》。口述影像团队在电影开始前,就做了简单的电影介绍和提示,由于这是一部中港合拍片,虽是广东话对白,但当中14首歌曲皆以普通话演绎。团队表示,会选这部电影的原因,除了因为票房高、评语好以外,也是为了向高难度挑战!在映后座谈的环节,也有视障朋友分享说他们很少有机会能接触歌舞片,因此很感谢这场的选戏。

一部119分钟的电影,是如何“再配音”的呢?首先需要口述影像撰稿员、审稿员、以及负责口述的影像员,三人密切合作,将电影再次重写。两小时的电影,制作、练习、彩排的时间几乎长达100小时(未知是否粗略估计亦或真实计算)。据开场前的介绍以及后来网络查询得知,这一场的口述影象工作者(郑秀娴、李敏及司勳),本身也是创作人及电台DJ。电影一开场,我就立即明白,由创作人来写口述稿是有其必要,因为基本上叙述的并非故事本身,而是一切以视觉呈现的语言效果啊!

由于坐在第二排,银幕的压迫感无所逃逸,一开始想着,也罢,干脆就闭上眼睛,把自己投入到视障者的位置去尝试感受他们的感应。然而,眼睛却一直舍不得闭上。现场演绎的口述,以大量却精简的形容词来描述场景、衣装、神态、甚至交代下一个画面的场景,比视觉效果更快;与此同时,又因为不能与对白同时进行,而必须在对白的空隙,也就是电影主要以视觉来呈现的时段,来快速讲解。换句话说,口述需要跟对白抢时间,在不打乱节奏的叙事空间里,加入自己编译的第三条叙事(电影叙事为一、对白叙事为二)。因此,对能看能听的人来说,这是一场双倍与多重的感官刺激,满得没有喘息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口述员的声音也非常轻快好听,让人感到舒服(这大概是旁述人员的基本需求吧),同时也须因电影的情节而高低起伏,说是彩排了无数次,确实能理解。

口述影像:另一种叙事的可能

电影一开场时,听到口述员的声音不间断出现,听到后座的朋友默默跟隔壁的朋友喊着“救命啊!我看到啊!”不禁莞尔。我们的确是对电影院里应该会出现的画面和声音铺陈太过熟悉,以至于当主角出现,还听到有人在加注“张总出现,穿着红色大衣、左手挽公文包、六寸高跟鞋、自信从容”(此为例句编造)时,会觉得很突兀与无谓。但口述影像的用意,正正是想将这种感官的体验,也与视障者同步分享。我甚至觉得,如果口述写说得够精彩,视障者透过听见的故事而想象出来的世界和画面,甚至会超越我们被视觉框设住的认知。

叙事,是敞开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近来频频接触的面向和体会。过于习惯某一种特定的叙事方式,或用自己已知、非常熟悉的知识系统去看事情,往往会框制自己认识和体验到其他的可能性。这个五光十色的消费都市,看似已“发展”得淋漓尽致;但那些建构出来的便利、光辉、美丽,是否只属于某一些人,并且从一开始就将另一部份的人排除在外?视障朋友有没有可能自己来看一场电影?下电梯的时候,看见一个视障者笔直站在电梯口,等着人下来带他一起走。我们的商场空间除了以极少的休息椅来鼓励购物以外,能否提供更多设施让这些只能用触摸来行动的人,也有立足的空间?

盲人辅导会的负责人经理Emily发言时说,她希望香港的电影院能在技术上更进步,有一天能让视障人士只要在柜台要一个听筒,就能在一般的电影场次,也能得到口述影像服务,而不用像现在那样,需要全场开麦一起聆听。

开场前到楼下洗手间,听见阿姨跟进来的商场职员聊天,说今天有好些身残人士来看电影呢。职员说,应该是社区活动吧。阿姨回答,这样也几好,多点出来走动,心情也好一些。

主办单位在每场反映之后也设有座谈,让观众发言交流,非常重视受众(服务对象)的感受和能够改进的空间。不禁为这样的努力,这样的谅解而深感鼓舞。社会的进步,应该是所有人类一起进步,而不只是一部分的人,在自诩进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