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6日 早晨8点50分
【时政】按图索骥
阔别四年的世界杯已在13日马来西亚时间的凌晨正式开踢,但一直到最后几个星期,依然不断传出巴西国内人民示威罢工抗议、体育馆与基建设备尚未完成的消息。一些体育馆甚至没有手机信号,观众不但无法自己做现场分享,媒体也有可能无法现场报道赛事。
太多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令这一届世界杯从人民到国际足联,都没有太多兴奋与热身,只有满满的“焦虑”笼罩。
就在5月某一天,巴西圣保罗Pompeia区的一个校门口赫然出现了一副街头画像,画中一个吃不饱的儿童对着盘子大哭,盘中只有一颗足球,一针见血地传达 出“路有冻死骨”的讯息。画者Paulo Ito将作品上载到社交网站后,瞬间被大量流传,讽刺地成了世足杯第一张最有名的照片。
国际体育赛事素来有牵动人心的魅力,相信刚刚才在不久前马来西亚在汤杯决赛中痛失冠军而扼腕的我们,感受依然深刻。体育赛事中力量的展现,奔放的汗水、人 潮的波浪、鲜明的旗帜、亮绿的草地、以致响亮的口号和歌声,无一不在呈现动感画面,刺激着观者的感官。那是一个可以让人忘记一切烦恼,尽情宣泄情感而无需 对任何人负责的场域。很多人不管是不是球迷,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会愿意熬夜挨饿追踪乐此不疲。
但是为何我们都爱看球?球赛真的只是球赛而已吗?以世界杯为例,在全球球迷呐喊、球场球员博命的当儿,国际足联单单透过转播权的交易就赚了60%盈利。馆 场内欢腾,场外的平/贫民却依旧一贫如洗,犹如两个世界。究竟在那些奔跑、汗水与欢呼的光环背后,流动的是谁的社会资本与激情?
阔别四年的世界杯已在13日马来西亚时间的凌晨正式开踢,但一直到最后几个星期,依然不断传出巴西国内人民示威罢工抗议、体育馆与基建设备尚未完成的消息。一些体育馆甚至没有手机信号,观众不但无法自己做现场分享,媒体也有可能无法现场报道赛事。
太多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令这一届世界杯从人民到国际足联,都没有太多兴奋与热身,只有满满的“焦虑”笼罩。
就在5月某一天,巴西圣保罗Pompeia区的一个校门口赫然出现了一副街头画像,画中一个吃不饱的儿童对着盘子大哭,盘中只有一颗足球,一针见血地传达 出“路有冻死骨”的讯息。画者Paulo Ito将作品上载到社交网站后,瞬间被大量流传,讽刺地成了世足杯第一张最有名的照片。
国际体育赛事素来有牵动人心的魅力,相信刚刚才在不久前马来西亚在汤杯决赛中痛失冠军而扼腕的我们,感受依然深刻。体育赛事中力量的展现,奔放的汗水、人 潮的波浪、鲜明的旗帜、亮绿的草地、以致响亮的口号和歌声,无一不在呈现动感画面,刺激着观者的感官。那是一个可以让人忘记一切烦恼,尽情宣泄情感而无需 对任何人负责的场域。很多人不管是不是球迷,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会愿意熬夜挨饿追踪乐此不疲。
但是为何我们都爱看球?球赛真的只是球赛而已吗?以世界杯为例,在全球球迷呐喊、球场球员博命的当儿,国际足联单单透过转播权的交易就赚了60%盈利。馆 场内欢腾,场外的平/贫民却依旧一贫如洗,犹如两个世界。究竟在那些奔跑、汗水与欢呼的光环背后,流动的是谁的社会资本与激情?
(企业/媒体)理性与(观者)感性各取所需
球赛是激动人心的,无论是输了还是赢了,每一位球员背后曾付出的努力与耕耘,没有人能否认。正因为球员的努力和实力是真实,所以我们心甘情愿为球场上的人欢呼鼓掌,将情感与期待投射在他们身上。
但是正当比赛在激动进行之际,有一些人正以每分每秒的电视转播率、广告曝光率、置入行销率来坐收盈利。国际足联每一届投资在世界杯的资金逐年升高,当然利 润也务必跟着回收。上一届的利润已创下37亿美元的纪录,扣除开支净赚5亿。这一届砸下5亿的开支,预计将会带来40亿的收入。
企业与主办国砸下重金打造完美赛事,少不了需要媒体推波助澜方能成事。媒体要如何报道才能吸睛?除了物尽其用地从赛事报道、专人分析、重复报道每场球赛、老调重谈地回溯历史,到放大球员的私人行为操守、跟踪挖掘花边新闻等等等等,无一不成事。
根据国际足联的报告,从2002年日本/韩国的世杯赛开始,对赛事进行报道的新闻与摄影记者,人数每届过万;全球直播或转播赛事的电视节目时数长达4万多 个小时,相比起1998年法国世界杯的2万多小时的播放时数,是有增无减。特别是在体育频道新闻化、24小时全天无休的操作模式、以及网路电视愈趋便利的 发展下,观众可任意观赏直播/重播的人数和次数已无法估计,媒体投入在体育赛事的资源与阵容,时数与广度也是史无前例。2010年的世界杯决赛直播中,就 创下了全球7亿人通过电视直击西班牙对垒荷兰的历史,这一届将创造的历史,还难以预见。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媒体阵容和花费,不会在其他社会新闻甚至战事的报道上发生。
媒体不间断地从多方面多角度多版面报道,从而缔造单元化信息,成为主流议题,让人无从逃离,一步一步地引导消费者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本来一点也不关心的资讯。
群众对球赛诉诸于感性,但背后庞大的企业运转、媒体共体、从合约谈判、转播与贩卖执照,到动辄数千元的入场票(还像演唱会一样根据座位风水好坏而标价 的),一系列的商业贸易行为,都是有一批人在非常理性的状态下完成。简言之,企业商家利用看者的感性来进行理性商业买卖,是各取所需还是建构出来的引导性情绪消费?
去政治化的娱乐逃离自己
商家、媒体联手打造体育赛事的激烈和辉煌,让它变成主流的全球议题,不但占领公共空间(媒体版位),而且也压榨了私人空间。在那段时间里,仿佛国家、社会 与家庭,都没有其它的议题比看球来得更重要。作为一种去政治化的娱乐,相比起其他例如歌唱跳舞等比赛节目,也似乎只有球赛能跨越地缘,成为全球性的标志语 言。
也因为他的去政治化,让你可以很容易地在任何场合跟认识不认识的朋友高谈球经,而不必担心会伤害到现实中的民族情感与踏到敏感话题的地雷。你不可能无端端在酒吧与邻座的人聊起伊斯兰刑法;但你却可以在进球的那一刹那,热情地与整个嘛嘛档的朋友干杯狂喊。
正因如此,球赛让人忘记自身背负的孤独与身份。你不再是一个人,比赛的时候,身边、球场到社交媒体上即时报道的千千万万的人,都是你的朋友。而你也不会是你 自己,因为你嬉笑怒骂和期待有所作为的对象,根本与你的个人生活无关。一个人在家里看球、在球场身穿队伍主题色看球,跟在嘛嘛档跟其他人一起看球的感觉, 虽然也有参与程度上的不同,但即使是一个人看,也不会感觉太孤单,因为你还是可以在画面中强烈感受到一整个球场的人在陪你看。
在这个意义上,球赛带来虚幻的团结与平和假象。而观者的认知中,只有以国家来区分,族群宗教语言等经常带来分裂的意识都不太会浮现,而且敌人往往只有一 个,容易辨认,无需用太多的脑袋来思考复杂的问题。在现代生活及工作压力庞大的高压社会里,这是一种杀伤力最低的宣泄对象。个体在忘我的赛事喧哗中消失无 踪,随着赛事节奏起伏摆动,没有了自己,却因情感上的投入,反而更加觉得自己存在。
一直到赛事结束后,才来处理高空落地的集体失落。
世界杯背后的哀愁
体育与球赛本无罪,将赛事打造成一种娱乐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为了迎合国际要求而极力拉拔声势,或一味追求向上流动而忽略社会整体的真正需求,主办国除了得到一夕的名利,对社会在地的长久发展是否真的带来好处?
举例,南非在2009年举办世界杯前,国家的净外债总额已达738亿美元,但为了世杯,还是执意花费30亿美元来建造体育馆和基建设备。最后国家报告总结 称世杯为国家带来了4亿美元的收益,吸引30万游客。但事实上,在贫穷的南非以及其他非洲国家,当地人民根本连门票也买不起。主办国总是期望能通过打开门 户吸引外资与游客涌入,但事实是否如此?
巴西人民为何示威不断?政府原本承诺世杯开支将由私人界筹措,结果最后80%由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买单,这些钱原本完全可以用在提升全国医疗与教育系统 上。此外,政府为了一场国际足球赛事而大兴土木增建与修建12座体育馆,占地量巨大,却不愿正视与落实可负担房屋政策,兴建廉价租屋造福游民与贫民。
延续上一届南非为严防动乱发生,警察被授权有当街开枪与拘捕异议者的权力。南非在赛事期间就曾发生警察开枪错手杀害无辜人民;至于巴西,只要点击这里,就能看见世界杯在进行中,真实在社会中发生的血淋淋事件。
想到这里,那些曾经只要看到帅爆灯的守门员与前锋就一阵晕眩的痴迷与狂恋,也渐渐被以身体抵挡警棍的大大小小的身影遮掩。
体育与球赛本无罪,将赛事打造成一种娱乐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为了迎合国际要求而极力拉拔声势,或一味追求向上流动而忽略社会整体的真正需求,主办国除了得到一夕的名利,对社会在地的长久发展是否真的带来好处?
举例,南非在2009年举办世界杯前,国家的净外债总额已达738亿美元,但为了世杯,还是执意花费30亿美元来建造体育馆和基建设备。最后国家报告总结 称世杯为国家带来了4亿美元的收益,吸引30万游客。但事实上,在贫穷的南非以及其他非洲国家,当地人民根本连门票也买不起。主办国总是期望能通过打开门 户吸引外资与游客涌入,但事实是否如此?
巴西人民为何示威不断?政府原本承诺世杯开支将由私人界筹措,结果最后80%由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买单,这些钱原本完全可以用在提升全国医疗与教育系统 上。此外,政府为了一场国际足球赛事而大兴土木增建与修建12座体育馆,占地量巨大,却不愿正视与落实可负担房屋政策,兴建廉价租屋造福游民与贫民。
延续上一届南非为严防动乱发生,警察被授权有当街开枪与拘捕异议者的权力。南非在赛事期间就曾发生警察开枪错手杀害无辜人民;至于巴西,只要点击这里,就能看见世界杯在进行中,真实在社会中发生的血淋淋事件。
想到这里,那些曾经只要看到帅爆灯的守门员与前锋就一阵晕眩的痴迷与狂恋,也渐渐被以身体抵挡警棍的大大小小的身影遮掩。
结语
也许很多人看了会说,如果连看场球赛都要想那么多,那做人到底还有什么意义?问得好,其实在书写的过程中,这样的问题也曾浮现在脑海中。但是如果在消费媒体的时候不曾意识到媒体官商企业共体以汲取暴利的现实,那只是无知与逃避。
现在比较好奇的只是,在这个我拍故我在的年代,如果巴西体育馆无法让现场观众顺利地发送讯息,将对他们心理与生理产生什么样的创伤与冲击。
也许很多人看了会说,如果连看场球赛都要想那么多,那做人到底还有什么意义?问得好,其实在书写的过程中,这样的问题也曾浮现在脑海中。但是如果在消费媒体的时候不曾意识到媒体官商企业共体以汲取暴利的现实,那只是无知与逃避。
现在比较好奇的只是,在这个我拍故我在的年代,如果巴西体育馆无法让现场观众顺利地发送讯息,将对他们心理与生理产生什么样的创伤与冲击。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65776
21 share, 2 tweets [website]
----------------------------------
記 [20140705]:
寫下這篇其實是番外篇,最先整理的是在《街報》的《街頭通識》,因爲在找資料的過程中有太多額外的資料無法一一放進篇幅有限的版位内,因此延伸了此篇。本來針對最後一個”背後的哀愁”,還想再寫一篇,因爲爲了世界盃而發生的不人道事件,實在太多了。但由於之後趕著出國來不及,因此姑且先以《街頭通識》篇為精簡版的書寫: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52405701449530&set=pb.248464411843664.-2207520000.1404571215.&type=3&t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