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9, 2014

[當今 - 按圖索驥] 從“我”到“我們”



从“我”到“我们”

2014年1月9日 上午11点19分




【时政】按图索骥

2013跨年前夕,与家人坐在一起看报纸聊家常,看到倒数示威的新闻报导,老妈再次叮咛最好不要出席。我问为什么,这几年看到了那么多的人民力量,你还是 会怕?老妈答说政府在大选前还会忌你三分,但现在大选已过,那些人说会抓人是真的会抓的,表达意见有很多种,不要去冒这种险啦。

有点诧异,原以为经过这几年那么些事,那么多的公民运动崛起,目睹了那么多场政治丑闻闹剧、苛捐杂税不公不义,所谓官逼民反,民心至此大概业已普遍对上街表达心声这样的方式和目的,虽不致认同,但也基本有所共识。

显然,这个千呼万唤方始出来的505大选,在经过一连串的高潮迭起之后,虽不至于回到原点,但大部分朋友却仍已回归保守位置,抱着“我们还能怎样”的心态,只待下一个“时机”才现身,履行公民责任。

公民团体逐渐沉寂,参与者也显见同质。现下,通货膨胀,紧缩荷包,顾好自己才最重要,有闲钱的时候拿来吃喝玩乐,别人的事我除了在网上在咖啡馆骂几句,也就只能这样了。

 
个人与公共的薄弱连结

当然这绝不能怪谁。我们谁不是从小就被教导管好自己就好。在推崇个人主义与个人成败的世界,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优先是必然的常态。

特别是在城市生活的人,在围篱社区里防贼防盗瞻前顾后过日子,同一区的邻里住了好几年却也可以不打招呼不串门子。一人一部私家车,可以勉强忍受紧闭车窗塞在车贴车高灯乱射的车龙中,却无法接受共车,甚至对公共交通里人太多粘太近感到无比厌恶,产生变相的人群恐惧症。

有朋友凡举外出,宁愿死忍也从不进公厕,哪怕是卫生且干净的。有者从不逛夜市不吃路边摊只上餐馆,从不去公园只有购物商场才能打发时间,才称得上所谓消遣。

这些举措与习惯固然成因于安全、卫生环境、便利性等各种客观因素。然而也是长期以来社会对于私与公、个人与公共的模糊认知及薄弱连结,才导致我们今天相较 于属于“自己、个人的”事务,一切关系到公共的,从公职人员到公共场所、公共设施,乃至公共利益的概念等,都鲜少主动去关心,觉得那是属于彼此的,进而去 付诸行动参与建设、保护,以至在被粗暴对待的时候挺身捍卫。

 
热烈的虚拟公共领域

唯一在“公共领域”显得特别活跃且积极的,是在面子书等社交网络、或新媒体网页上的来往互动。因其便利性及肉眼能见的即时性,从在新闻帖子踊跃留言,到自 行制作图文来表达立场和意见,网络俨然已成为特别是年轻一代沟通及交换讯息的媒介。许多的运动也是靠着这样网民自发传送与响应而达到了动员的目的。

因为资讯的流通,民智在近几年来看似是大跃进,草根自立救济团体,相互声援与看见/被看见的空间也变得更活络。但是民智的开化,如果没有得到深化,很容易就会变得空洞,最后只沦为情绪性的隔山叫嚣、民粹护主、非友即敌、二元对立的论调,缺乏理性讨论与据理力争。

如今随便阅览一些拥有几十万跟随者的媒体面子书专页,很容易就能发现,这种情绪性的叫骂、一切都是当政者的错、针锋相对多于就事论事的帖子,占了绝大多数,也总是轻易地就模糊了主要讨论的焦点。

久下去,不免担心倘若社会上掌握资讯优势的我们,都一直只停留在表面无法将问题深化成讨论,或学会聆听与接纳社会不同的声音,我们又如何让社会前进?

说是掌握资讯优势的一群人,是因为马来西亚虽然有66%的网络普及率,但资讯的不平等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城乡地区。即便是家里有网络的,也会因阅读习惯与 消费媒体不同,而得到不相同、不对等的资讯。同一个课题,网上的“主流”之声与网外的“主流”显然也是不同的,否则长期消化平面媒体的长者也不会持有这样 的“反对”意见。

“我们”的公共思考


当然,网络空间的私密性与公共性,似是同时存在。这也就连接到个人观察所得,发现一个社会若要活络要跳动,需要一个“我”与“我们”同时存在。社会若是要 更进步,每一个人都要学习从“我”扩大至“我们”的公共思考模式,这不仅仅是政治显要或领袖人物在致辞的时候才用的代名词。

我们必须意识到个人存在于社会,不仅仅是个人的,同时也具有其社会性。因此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只要你还共享着社会上的资源,你就不应不闻不问坐视不理;同时也不能因着自己的利益而剥夺他人同样应当享有的权益。

然而当我们说“我们”的时候,这个“我们”是谁?是指所有马来西亚公民,是指单一族群,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一个人,还是跨越宗教肤色语言年龄乃至国籍的所有人?

“我们”包不包括没有身分证的外籍劳工?包不包括半游牧却一再被驱赶的砂拉越原住民?包不包括因没有身分证而无法到正规学府受教育,只能躲在光鲜大厦后的小社区自给自足的缅甸难民?

如果我们相信人人平等,当我们在为新经济政策及种族固打制愤愤不平的时候,工厂里请来的外籍劳工为何不能享有同工同酬的待遇?当一男一女能够与喜欢的人成家结婚,为何同性相爱与婚姻不被接受?

在我们思考“我们”应该要有怎样的社区,应该要有怎样的政府和政策的时候,唯有将“个人”同时看成是“社会共同体”,也唯有将在同一个社会中一同生活的所有人,都纳入平等政策的考量,以及共同生活的一分子,我们才有可能最大化所有人及整体社会的生活素质。

 
改换角度看见制度缺陷

长久以来,正是因为许多公共机关鲜少受到监督与挑战,为将需负的责任减至最低,往往将社会发生的事情归咎于个案或个人过失,让个人去承担一切风险。

例如,你若生病没钱付医药费,就只能怪自己为何没有早早买保险,而不是去质问国家为何没有提供完善的医疗政策。又或者你走在街上被打劫被非礼,是因为你不够小心,穿得太暴露,太迟回家,落单,或选择黑暗的路走,而非因政策上的缺陷让人民无法获得应有的保障。

倘若大家都能从“我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许下一次当你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在高速公路的两旁,提着大包小包横过马路时,除了因为受惊吓而大骂一句“走在马 路中间,找死啊!”之余,还会开始深入思考,那可能是因为行人天桥不友善或不足够、公交系统残缺不全、物价高涨让穷人负担不起车马费的原因,才会让社会低 层阶级的人这么做。

体认到了这一层,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去探寻,若要投诉天桥不够或教育不足,我们能够怎么做,要打什么电话跟什么人反映,而不是只在网上宣泄乱骂一通。

倘若体认到社会属于“我们”,我们是否将会更清楚地看见百年古迹在建不完的商业大楼中凄然铲平,也闻到私家车数量逐年激增导致的乌烟瘴气,还有路边总在热晒雨淋无瓦遮头却巩固铺平了每栋建筑的地基水泥的劳动者的身影?

“我们”看见国家的不长进,看见社会的种种弊端,但“我们”更需要步出自封的围篱,看见彼此。面对现下的种种局面,“我们”其实都有拨乱反正的能力与责任。

今后“我们”为何而奋斗

还记得在大选热的那短短一个月里,我们见证了每场讲座都万人耸动的场面。想求变的民心,转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狂风,体现在一呼百应的物资和人力支援上。面子书疯狂转载的每一则新闻,每一个自制头像,每一件卖出去的T恤,虽然不乏凑热闹与好事者,但大多仍属民意。

还有那些在海外自行组织串联,动员鼓励彼此,高呼Jom Balik Undi,争取海外投票的游子,都是因为对国家还有身分认同,认为只有“我们”才能改变国运,才会创造出如此史无前例的生死决斗之势。

那些年,一波又一波的黄潮集会,淹没体育馆的黑潮巡回,以及让所有人因为相信国家可以变的更好而愿意放手一搏,尽力一试的勇气与信心,已注定成为我们这些Bersih世代的集体记忆。

这是2013年的“我们”曾经相信过,也做到过的事。今后的“我们”又将为何而奋斗,期许着怎样的时代与精神面貌?当时的“我们”和往后的“我们”,含括与对话的对象,又是否有所转变?

新年伊始,预知的可恶政策一个紧接一个,启动正向思考模式,也许这也正是我们实验与锻炼自己的开始,当个不冷血的公民,多关心除了自身以外跟公共有关的事。在尊重多元的基础上,学习思考、时时警惕与反思、主动参与社会运动及公共一体的讨论、并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毕竟当我们还能通过无线网路书写及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已经是这个社会中处于优势的那群人。永远不要忘记社会其他比我们弱势的“我们”,更缺乏管道汲 取资讯的“我们”,及那些游离在社会边缘的“我们”。唯有当他们也一起被看见,一起向上流动,“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才会有更多不一样的可能。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51301

Read more!

[當今 - 按圖索驥] 從“我”到“我們”



从“我”到“我们”

2014年1月9日 上午11点19分




【时政】按图索骥

2013跨年前夕,与家人坐在一起看报纸聊家常,看到倒数示威的新闻报导,老妈再次叮咛最好不要出席。我问为什么,这几年看到了那么多的人民力量,你还是 会怕?老妈答说政府在大选前还会忌你三分,但现在大选已过,那些人说会抓人是真的会抓的,表达意见有很多种,不要去冒这种险啦。

有点诧异,原以为经过这几年那么些事,那么多的公民运动崛起,目睹了那么多场政治丑闻闹剧、苛捐杂税不公不义,所谓官逼民反,民心至此大概业已普遍对上街表达心声这样的方式和目的,虽不致认同,但也基本有所共识。

显然,这个千呼万唤方始出来的505大选,在经过一连串的高潮迭起之后,虽不至于回到原点,但大部分朋友却仍已回归保守位置,抱着“我们还能怎样”的心态,只待下一个“时机”才现身,履行公民责任。

公民团体逐渐沉寂,参与者也显见同质。现下,通货膨胀,紧缩荷包,顾好自己才最重要,有闲钱的时候拿来吃喝玩乐,别人的事我除了在网上在咖啡馆骂几句,也就只能这样了。

 
个人与公共的薄弱连结

当然这绝不能怪谁。我们谁不是从小就被教导管好自己就好。在推崇个人主义与个人成败的世界,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优先是必然的常态。

特别是在城市生活的人,在围篱社区里防贼防盗瞻前顾后过日子,同一区的邻里住了好几年却也可以不打招呼不串门子。一人一部私家车,可以勉强忍受紧闭车窗塞在车贴车高灯乱射的车龙中,却无法接受共车,甚至对公共交通里人太多粘太近感到无比厌恶,产生变相的人群恐惧症。

有朋友凡举外出,宁愿死忍也从不进公厕,哪怕是卫生且干净的。有者从不逛夜市不吃路边摊只上餐馆,从不去公园只有购物商场才能打发时间,才称得上所谓消遣。

这些举措与习惯固然成因于安全、卫生环境、便利性等各种客观因素。然而也是长期以来社会对于私与公、个人与公共的模糊认知及薄弱连结,才导致我们今天相较 于属于“自己、个人的”事务,一切关系到公共的,从公职人员到公共场所、公共设施,乃至公共利益的概念等,都鲜少主动去关心,觉得那是属于彼此的,进而去 付诸行动参与建设、保护,以至在被粗暴对待的时候挺身捍卫。

 
热烈的虚拟公共领域

唯一在“公共领域”显得特别活跃且积极的,是在面子书等社交网络、或新媒体网页上的来往互动。因其便利性及肉眼能见的即时性,从在新闻帖子踊跃留言,到自 行制作图文来表达立场和意见,网络俨然已成为特别是年轻一代沟通及交换讯息的媒介。许多的运动也是靠着这样网民自发传送与响应而达到了动员的目的。

因为资讯的流通,民智在近几年来看似是大跃进,草根自立救济团体,相互声援与看见/被看见的空间也变得更活络。但是民智的开化,如果没有得到深化,很容易就会变得空洞,最后只沦为情绪性的隔山叫嚣、民粹护主、非友即敌、二元对立的论调,缺乏理性讨论与据理力争。

如今随便阅览一些拥有几十万跟随者的媒体面子书专页,很容易就能发现,这种情绪性的叫骂、一切都是当政者的错、针锋相对多于就事论事的帖子,占了绝大多数,也总是轻易地就模糊了主要讨论的焦点。

久下去,不免担心倘若社会上掌握资讯优势的我们,都一直只停留在表面无法将问题深化成讨论,或学会聆听与接纳社会不同的声音,我们又如何让社会前进?

说是掌握资讯优势的一群人,是因为马来西亚虽然有66%的网络普及率,但资讯的不平等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城乡地区。即便是家里有网络的,也会因阅读习惯与 消费媒体不同,而得到不相同、不对等的资讯。同一个课题,网上的“主流”之声与网外的“主流”显然也是不同的,否则长期消化平面媒体的长者也不会持有这样 的“反对”意见。

“我们”的公共思考


当然,网络空间的私密性与公共性,似是同时存在。这也就连接到个人观察所得,发现一个社会若要活络要跳动,需要一个“我”与“我们”同时存在。社会若是要 更进步,每一个人都要学习从“我”扩大至“我们”的公共思考模式,这不仅仅是政治显要或领袖人物在致辞的时候才用的代名词。

我们必须意识到个人存在于社会,不仅仅是个人的,同时也具有其社会性。因此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只要你还共享着社会上的资源,你就不应不闻不问坐视不理;同时也不能因着自己的利益而剥夺他人同样应当享有的权益。

然而当我们说“我们”的时候,这个“我们”是谁?是指所有马来西亚公民,是指单一族群,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一个人,还是跨越宗教肤色语言年龄乃至国籍的所有人?

“我们”包不包括没有身分证的外籍劳工?包不包括半游牧却一再被驱赶的砂拉越原住民?包不包括因没有身分证而无法到正规学府受教育,只能躲在光鲜大厦后的小社区自给自足的缅甸难民?

如果我们相信人人平等,当我们在为新经济政策及种族固打制愤愤不平的时候,工厂里请来的外籍劳工为何不能享有同工同酬的待遇?当一男一女能够与喜欢的人成家结婚,为何同性相爱与婚姻不被接受?

在我们思考“我们”应该要有怎样的社区,应该要有怎样的政府和政策的时候,唯有将“个人”同时看成是“社会共同体”,也唯有将在同一个社会中一同生活的所有人,都纳入平等政策的考量,以及共同生活的一分子,我们才有可能最大化所有人及整体社会的生活素质。

 
改换角度看见制度缺陷

长久以来,正是因为许多公共机关鲜少受到监督与挑战,为将需负的责任减至最低,往往将社会发生的事情归咎于个案或个人过失,让个人去承担一切风险。

例如,你若生病没钱付医药费,就只能怪自己为何没有早早买保险,而不是去质问国家为何没有提供完善的医疗政策。又或者你走在街上被打劫被非礼,是因为你不够小心,穿得太暴露,太迟回家,落单,或选择黑暗的路走,而非因政策上的缺陷让人民无法获得应有的保障。

倘若大家都能从“我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许下一次当你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在高速公路的两旁,提着大包小包横过马路时,除了因为受惊吓而大骂一句“走在马 路中间,找死啊!”之余,还会开始深入思考,那可能是因为行人天桥不友善或不足够、公交系统残缺不全、物价高涨让穷人负担不起车马费的原因,才会让社会低 层阶级的人这么做。

体认到了这一层,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去探寻,若要投诉天桥不够或教育不足,我们能够怎么做,要打什么电话跟什么人反映,而不是只在网上宣泄乱骂一通。

倘若体认到社会属于“我们”,我们是否将会更清楚地看见百年古迹在建不完的商业大楼中凄然铲平,也闻到私家车数量逐年激增导致的乌烟瘴气,还有路边总在热晒雨淋无瓦遮头却巩固铺平了每栋建筑的地基水泥的劳动者的身影?

“我们”看见国家的不长进,看见社会的种种弊端,但“我们”更需要步出自封的围篱,看见彼此。面对现下的种种局面,“我们”其实都有拨乱反正的能力与责任。

今后“我们”为何而奋斗

还记得在大选热的那短短一个月里,我们见证了每场讲座都万人耸动的场面。想求变的民心,转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狂风,体现在一呼百应的物资和人力支援上。面子书疯狂转载的每一则新闻,每一个自制头像,每一件卖出去的T恤,虽然不乏凑热闹与好事者,但大多仍属民意。

还有那些在海外自行组织串联,动员鼓励彼此,高呼Jom Balik Undi,争取海外投票的游子,都是因为对国家还有身分认同,认为只有“我们”才能改变国运,才会创造出如此史无前例的生死决斗之势。

那些年,一波又一波的黄潮集会,淹没体育馆的黑潮巡回,以及让所有人因为相信国家可以变的更好而愿意放手一搏,尽力一试的勇气与信心,已注定成为我们这些Bersih世代的集体记忆。

这是2013年的“我们”曾经相信过,也做到过的事。今后的“我们”又将为何而奋斗,期许着怎样的时代与精神面貌?当时的“我们”和往后的“我们”,含括与对话的对象,又是否有所转变?

新年伊始,预知的可恶政策一个紧接一个,启动正向思考模式,也许这也正是我们实验与锻炼自己的开始,当个不冷血的公民,多关心除了自身以外跟公共有关的事。在尊重多元的基础上,学习思考、时时警惕与反思、主动参与社会运动及公共一体的讨论、并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毕竟当我们还能通过无线网路书写及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已经是这个社会中处于优势的那群人。永远不要忘记社会其他比我们弱势的“我们”,更缺乏管道汲 取资讯的“我们”,及那些游离在社会边缘的“我们”。唯有当他们也一起被看见,一起向上流动,“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才会有更多不一样的可能。



http://www.malaysiakini.com/columns/25130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