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管制评鉴摧毁理想特色
世新校长疾呼重建大学理念
世新校长疾呼重建大学理念
文:众意媒体
大学,理应是思想的摇篮,理性文化的推手,凝聚大师与专业研究的精神领地,培养及训练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孤独但享有绝对的学术自由。
然而,如今的大学不仅不再以培养有学之士为理念,反而逐渐科层化,一味追求国际排名、为了取得更多资源分配而甘于受限于政治与教育部的重重管制。百年树人的教育志业,已逐渐沦为商品化的企业机构。
“大学是什么?大学到底是在帮产业培训蓝领劳动大军,还是培养有素质的公民?”这是台湾世新大学校长赖鼎铭教授,在上周六于隆雪华堂举办的众意专题演讲《大学的理想与现实》中,一再重复的问题。
这场众意专题演讲是由众意媒体、隆雪华堂社经委员会、新纪元学院校友会、与台湾世新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联办,《当今大马》为主要媒体伙伴。
主讲人赖鼎铭校长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图书馆与资讯科学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世新大学校长和台湾私立大学校院协进会理事长。
讲座当天吸引了约80人出席,其中包括多所私立大学的教职人员与研究生、师范大学的实习讲师、独中教师及大专生,场面热烈。
大师不敌大众潮流
所谓大学,理应具备四项条件:(一)有大师;(二)独立自主;(三)具理想及目标;(四)追求自由教育。
师资曾经被认为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资产。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以“大学者,非为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成为至理名言。在西方,以《天演论》闻名于世的英国科学与教育学者赫胥黎(Thomas H. Huxley)在19世纪就曾撰言,大学应该体现在教师和学者的水准之上,而非以教师的数量和建筑物的大小来衡量。
从前的学生崇拜的是大师,而非名校。然而如今,诸如梁启超、胡适、陈寅恪、顾颉刚等扬名海内外的大师早已鲜有所闻,取而代之的是诉诸大众的媒介知识分子应运而生,以耸动简易的方式在媒体现身,鼓动潮流。
“现在的大学生,宁愿冒着褥暑寒风,彻夜不睡地排队等候明星出现,却对学术界的大师,兴致却却。”赖鼎铭感叹地说。
他也以美国、德国大学教授治校模式作为例子,“教授不应该被任何东西约束,政府不要介入,要完全自由。就如德国的大学,不是校长的权力最大,而是教授。德国教授虽然很少,但他的权力却很大,这就是德国的体制。”
管制伤自主,发展趋同质
理想中的大学,是探究学术和研究的精神领地,也是民族道德文化荟萃之地,任何政府机构都不应插手管制。德国著名教育改革家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甚至明言,为了追求纯学术,大学成员的孤独和自由非常重要。政府的任何介入,只会产生阻碍作用。
然而如今,政府部门不但高度介入学府,甚至以企业管理的方式,制定无数标准与评鉴制度,规定学府跟从。
“政府的任何介入将会产生阻碍作用,脱离政府,发展将会更顺利。”
赖鼎铭也以自己在全国大专校院校长会议的致词为例,当面提醒台湾总统马英九关于高等教育过渡管制的问题:“松绑,不是松松的绑,而是真正的松绑。”
赖鼎铭以台湾教育部2009年发布的《大学总量发展规模与资源条件标准》为例,指出条例从明文规定申请硕博士班必须符合论文发表篇数、展演场次等学术条件;各院各系专任师资的人数与质量追踪;控管大学招生名额总量;到学杂费的收费标准及调涨比例,所有大专院校都必须乖乖跟随。
结果,大学往往为了配合教育部的指标,在行政上疲于奔命,不但逐渐失去自由办学的自主性,反而被教育部所设的门槛牵着鼻子走,并趋向同质化和指标化。
“大学已经不是培养‘有教养的人’、‘通才’和‘智者’。我们当前所碰到的大学,至少以台湾来说,已经远离前此的理想相当遥远。”
评鉴追求绩效,摧毁理想特色
除了管控制度,评鉴制与绩效制也是摧毁大学理想的致命伤。台湾教育部于2005年成立“高教评鉴中心”,从学府的校务、学程、研究到各项计划都进行评估。同时,教育部也推出“迈向顶尖大学计划”,让排名越前的大专院校得到更多资源分配。
统计显示,符合“迈顶”大学的每位学生,平均享有37万元新台币(约3万8000令吉)的资源;反观一般私校学生却只得到14万元新台币,差距显著。
赖鼎铭认为,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学府发展也趋向M型化,即富校越富,贫校越贫。由于评鉴涉及经费分配、招生与声誉,大专院校为了争着挤入百大,追求“教学卓越”,逐渐摒弃自身的特色与创意,趋向一致化。
“前几年世界百大学校都是以整体去排名,但近期的却只强调声望,政府在追求百大时,是追求什么?只是个数字,实际上并没什么。”
他幽默地说:“在台湾,每一个小学、国中都有拉布条,上面写着卓越小学或卓越国中。当卓越越来越多时,代表什么?这就一点都不卓越了。”
反之,强制性的评鉴,因涉及系所未来,因此大学也多半努力美化,遮掩真正的问题,因此衍生出假、大、空(作假、夸大、空泛)的文化。
更令人忧心的是,为了应付过多形式化的评鉴与量化绩效,教师的教学热诚不断在消失。最后,校方办学不见得不进步,但教师劳动条件变差,学生受教的品质降低,却是不争的事实。
赖鼎铭引用英国教育理论家怀德海(Alfred N. Whitehead)的话,认为大学的作用是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追求知识,否则它什么也不是。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志业,不能立竿见影。评鉴制仅以短期内的绩效断定学府或政策的好与坏,根本就很难评估。”
赖鼎铭教授引述林毓生院士的话抨击,以齐头式评鉴不同领域与层次的学者、并机械化地管理大学,此等教育政策完全走错方向,不可能就此提升国内大学教学与研究的水准。
沦为人力开发所
根据《废墟中的大学》(The University in Ruins)一书的作者雷丁斯(Bill Readings)的理解,西方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基本分为3种,即康德的理性概念、洪堡的文化概念,以及当前争创一流的技术—官僚体系概念。
赖鼎铭指出如今的大学,已不再是民族文化理念的生产者、保护者和传播者,更无法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系在一起。大学已从一个遂行国家意识形态的角色,成为充斥着企业性质的人力开发所。
他同时提出数个在台湾办理大学时所遇到的问题,包括大学技职化,技职大学化、大学评鉴等,这些都是减少教师热诚、学校失去办学特色的原因。
“一流很快就成为根本问题,因为一流要追求的,不止是促成大学像一个企业,它根本就是企业。”
难以生产理性开明的主体,又无法延续自由教育的核心价值,雷丁斯认为大学已变成废墟化的机构。事已至此,当前的问题反倒是如何让人在看清社会理想无法实践之余,能够在这些废墟的遗址上,重建不一样的大学新理念。
基于这样的看法,雷丁斯指出,大学文化功能的丧失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新空间,让大学在价值多元分歧的时代,不仅要继续维持独立自主,更重要的是为不同文化价值与群体,提供平等对待与表述的机会。
换言之,大学不应为追求卓越、争取研发经费而忽略弱势与另类的存在。相反地,除了实务与业界的工具性思考外,大学更应积极主动地挖掘那些被主流资本主义体制所忽略的声音,在大学这个公共空间里与其他主流文化对话,创造多元价值的互动交流。
大学理想何处寻
主持人张溦紟在交流环节时,以马来西亚的情况作为参考,认为从赖校长的分享,可以看到台湾教育的发展有好和不好的都正在发生。
“同样地在马来西亚,我们也会批评政府在国立和私立大学上资源分配的不公与偏颇,导致私立大学被迫走向商业化、产品化或仅提供就职培训班。”
她也引述《华教运动,动与不动》(刘镇东著)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新纪元学院在还未被承认为大学之前,掌院者是不是也能把自己当作一所大学来办?
“别人有没有承认你是不是一所大学,其实并不阻碍你想要成为怎样大学去做学问、做研究。”
另外,出席者也询问赖鼎铭如何能在现实环境,坚持开设另类或了解弱势群体的学科,秉持其维护多元的理念。
赖教授直说不容易,但不管是办学者还是求学者,都要问自己:“你的理想在哪里。”也因为理想,世新大学才坚持在学生人数不多的情况下,仍然推动多元文化课程、性别平权与同志酷儿研究;开设社会发展研究所为外籍新娘及外籍劳工发声;甚至创办全台唯一在台制作,以越南文、泰文、柬埔寨文、印尼与菲律宾出版的月刊《四方报》。
让大学恢复想象力,恢复一种尚未被体制化但却充满生活智慧与实践可能的场所,也是赖鼎铭校长的期许。这也是为何他不断重复,不希望大学生太过现实的原因。